4月11日,國內最大的圖書電商當當正式啟動二手書漂流公益項目,呼吁全國大中城市的用戶和市民捐出家中閑置圖書,當當負責上門收取舊書,并將所有用戶捐贈的圖書,分類提供到中西部留守兒童、貧困區縣農民、城市務工人員等三個人群,以眾籌模式探索解決城市與貧困地區閱讀資源嚴重不均衡的問題。
作為2015年當當網絡書香節系列活動之一,二手書漂流公益項目首批于北京、沈陽兩地同步開展,定向收取適合8-12歲的兒童舊讀物,豐富貴州省留守兒童集中的烏栗小學圖書館。
城市舊書閑置浪費嚴重
2014年,全民閱讀熱潮帶火圖書消費,全國圖書銷售增長10%,達到300億元(不含教材教輔)。僅當當一年就售出3.3億冊。
新書旺銷背后,舊書資源浪費嚴重。根據當當2萬用戶調查結果顯示,85%的用戶家中有不需要的舊書,64%的舊書處于閑置,27%的舊書被當做廢品處理掉。一邊是閑置廢棄,一邊是缺少新書,全國圖書資源貧富差距巨大,各省之間、城鄉之間存在無形的“閱讀鴻溝”。
《2014當當中國圖書消費報告》顯示,圖書消費集中于省會和地級城市,多數省會城市占據本省圖書消費總量的40%以上,例如成都圖書消費量占四川的66%,武漢、鄭州、太原這一比例分別是68%、46%、50%。地級以下市縣人口總量超過全國50%,但購書不到全國總量的10%。
全國舊書資源10億冊以上
舊書捐贈不僅僅是針對一個學校一個地區的熱心之舉,激活二手書的流轉,是有效解決城市與農村地區閱讀資源不均衡的積極探索。近80%的當當受訪用戶都愿意捐出閑置書籍。
當當創立15年累計售出圖書15億冊。保守測算,如果能把其中10%的閑置舊書激活,就是1.5億冊。如果放大到全國,可用舊書資源預計不少于10億冊,可為20000所中小學和農村圖書室各增加5000冊圖書。
“按平均一本書實際購買20元計算,舊書資源200億元,閑置和廢棄都是巨大的浪費,這是一筆經濟賬,也是一筆社會賬”。當當CEO李國慶表示,圖書不是一次性消耗品,是可以再流通和值得分享的,全民閱讀不僅僅需要鼓勵大家多買書,也要鼓勵多捐書,樂捐濟貧。
在重視環保節能的今天,倡導舊書流通也有更多的環保意義。生產一噸印刷用紙消耗木材3立方米,水6-8噸,如果將全國5%的出版圖書期刊回收流通,每年可減少耗紙26萬噸,減少林木砍伐78萬立方米,減排二氧化碳85萬噸。
O2O模式 上門打通捐書最后100米
缺乏二手書流轉通路,想捐書但是捐不出去是普遍性問題,86%的當當用戶都表示不知道什么渠道可以捐出舊書。同時,當當發現,有超過6成用戶接受快遞上門取走舊書。借鑒O2O思路,打通捐書最后100米,是當當二手書漂流公益項目創新關鍵之一。
物流難題是困擾舊書流轉的另一道難題。圖書資源匱乏地區往往也是偏遠農村或山區,送書成本甚至超過了舊書。為此,當當發揮自身在社會化物流方面的優勢,聯合全國50多家快遞物流伙伴以及區域公益組織,打通從城市到農村、到學校的另外1000米。當當用戶可以在收到快遞的同時,將家中閑置的二手書交給快遞,由快遞統一安排物流運送至需要地區。
目前,和當當合作的快遞物流公司服務員工超過60萬人,運輸車輛近4萬輛,可以覆蓋到全國1800個區縣,遠遠超過任何一家,規模優勢可以促成二手書流通成本大大降低。
首批捐贈即是當當公益攜手環球快遞、遼寧衛視《歸來》欄目組、共益巷、貴州七友公益、新浪公益等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為貴州留守兒童帶來閱讀的喜悅。面向農村和城市務工人員的舊書眾籌也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啟動。
李國慶表示,“一本書的奇幻漂流”將是當當長期推動的公益品牌活動,通過互聯網創新模式,來解決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圖書貧富差距’,讓更多想讀書的人都有書可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