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專家學者應邀將在梵蒂岡針對數字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長足發展后的社會、倫理和政治影響進行廣泛討論。這是教宗方濟各在《愿禰受贊頌》通諭中提出的重要課題。教宗鼓勵人們展開新的對話,寫道:「我緊急地呼吁,盼望大家能就如何體現地球的未來進行新的對話,所有人都應參與,因為我們經歷環境的挑戰,及人性的根源,它們涉及所有人,同時影響所有人?!?br />
本次研討會的產生正是依循這條思路,主題為「數字時代的公共利益」。對此,圣座文化委員會秘書長泰伊(Paul Tighe)主教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固然需要科技領域的專家,但在使用科技上也存在許多與倫理和人性有關的問題,需要哲學和神學領域的專家來回答」。因此,這次研討會的首要目標是「提升認知和增進彼此了解」。我們要深入理解「倫理」一詞的意義,「人人都在談論倫理,但是倫理究竟意味著什么?」泰伊主教指出,另一個有助于進步的途徑是省思,我們對「公益」這個詞的解讀不只是為了「大多數人,也應該進一步具體考慮最弱小者、被排斥者」。
這次研討會的國際與會者將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傳統和文化。研討會將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將是共同探討價值觀,第二和第三部分要分別秉持締造和平的愿景討論科技和戰爭的未來,最后一個部分要談論未來的展望及其相關的倫理問題。
除了本次研討會以外,未來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由專家和有志之士組成的網絡,一起為主要的社會和倫理挑戰找出共同的對策,諸如:沖突與締造和平,就業的展望,以及公共利益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