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佐成、熊庚香夫婦
大年初六晚上,《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來自南昌的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獲評“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18年下來,每年有上萬名癌癥患者家屬在他們的“愛心廚房”里炒菜做飯,萬佐成夫婦也用自己樸實的舉動溫暖著眾多癌癥患者家屬的心。因為春節期間仍要堅守“愛心廚房”,夫妻倆沒能去北京的頒獎現場,這也讓熊庚香有些小小的遺憾。
“我現在出名了,但生活沒什么變化,每天還是到我的小巷子里面‘上班’。今年要是有條件的話,希望能幫助更多困難家庭。”熊庚香昨天告訴記者。她說,只要自己能動,“愛心廚房”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一天都不能離開“愛心廚房”
“昨天在電視里看到了你們夫妻倆的視頻。”領獎的第二天,有幾個病友家屬來到“愛心廚房”做飯,對熊庚香說。
在夫妻倆獲得“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獎后,當地政府為他們減免了一部分房租,很多愛心企業也送來油鹽醬醋等物資。如今,“愛心廚房”基本能夠做到收支平衡。
“當然,我的心里還是很高興的,干了這么多年,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大家的關注。我們兩口子這么多年的堅持也沒有白費。”熊庚香在電話中爽朗地笑著說。
熊庚香說,她還沒去過北京,心里原本特別想去北京看看,在天安門廣場上拍個照,本來票都買好了,不過,由于夫妻倆歲數大了,坐火車或飛機到北京舟車勞頓,加上疫情原因,老萬夫婦此番最終沒能去成,這讓她感到有些小小的遺憾。
“不過,這里需要我,所以我一年365天,一天也不能離開。每天看到熟悉的面孔,知道患者的家屬還在與病魔斗爭,還有希望,我就很高興了。”獲獎當天,熊庚香、萬佐成夫婦在宿舍里打開了電視機,在電視上觀看了提前錄制的關于他們夫妻倆的視頻。看著電視機上的自己,熊庚香有些不好意思。“把我拍得好像年輕了一些,我其實都快70歲了。”她笑著說。
與病人家屬同吃年夜飯
大年三十的晚上,萬佐成、熊庚香夫妻倆和十多位病人家屬一同吃著年夜飯,這是他們難得可以放松的時候。
因為春節期間腫瘤醫院附近的餐館基本上都會關閉,每年的臘月廿八到正月初八,“愛心廚房”的炒菜燉湯全免費,而且24小時不打烊。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熊庚香和萬佐成一天也沒休息,這條幾十米長的小巷,有太多雜事需要夫妻倆操持:4點起床,用木柴給煤爐生火;9點前得把廚房收拾好;10點多,病人家屬陸續提著菜前來做飯。每天,夫妻倆都要忙到夜里9點以后才能吃上晚飯。
因為每天站得時間過長,這幾天,熊庚香腰疼的老毛病犯了。但對于這些付出,她不以為意。熊庚香說,這么多年下來,很多患者家屬都成了熟面孔,大家相處出了感情。“他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
每年幫助過萬個患者家屬
說起“愛心廚房”的來歷,熊庚香說,她和老伴萬佐成都是南昌新建區人,早在1997年,夫妻倆就在南昌學院路上擺攤賣油條、豆漿。她記得,當時一對夫妻帶著一個患骨癌的孩子走到攤前,用請求的眼神跟她說,能否在她賣完早餐后借她的爐灶用一下,因為孩子想吃媽媽做的飯,并且由于醫院周圍的餐廳價格很高,孩子看病本來就已經要花很多錢,一家人每個月吃飯也成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看著這一家人,熊庚香心里很難過,她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從此,每天中午和晚上,這對夫妻都會從菜市場買來菜,用他家爐灶給孩子做飯吃。直到有一天,這個孩子的媽媽突然沒有來了,熊庚香才知道,孩子最終沒能扛住病魔,去世了。從那以后,熊庚香打定主意,要辦一個方便病人和家屬的“共享廚房”。
從那以后,江西省腫瘤醫院附近有個“愛心廚房”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病人和家屬都帶著菜過來借用爐灶。起初,廚房有6個爐子,隨著做飯的人越來越多,萬佐成又陸續添了10個爐子。如今,高峰時期,一天有兩百多人在這里炒菜做飯。
隨著人越來越多,夫妻倆又添置了一些鍋具,水和煤的開銷也增加了,家屬們過意不去,要給老兩口付錢。為了讓家屬們安心,也為了維持廚房的開銷,夫妻倆設定炒一個菜收5角錢,直到2016年才漲到一個菜1元錢,煲一個湯兩元。
萬佐成告訴記者,他這里如今每年有1萬多人到這里做飯。現在每天都要用掉100多個蜂窩煤,水費也要20多元。但是如果使用電或者天然氣做燃料,成本會高一些,他們擔心會加重家屬們的負擔。
希望有更多人加入進來
熊庚香告訴記者,“愛心廚房”能夠堅持到今天,不僅僅是夫妻倆的功勞,如果沒有周圍街坊的支持,根本支撐不到現在。在他們夫婦倆操持廚房的這些年里,還有來自周圍群眾的支持,讓他們倍感溫暖。
露天廚房剛形成時,夫妻倆擔心會影響街坊出行,沒想到街坊們不僅沒有抱怨,還送來了許多東西。2019年7月,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政府出資13萬元,重新改造了學院路上的“愛心廚房”。裝修后的“愛心廚房”,已經從室外擴展到了室內,一樓設兩間廚房,總體面積達到100平方米。環境衛生狀況大大好轉。“此外,不少捐油捐糧、卻連名字都不留的無名英雄也有很多,有時我想問他們的名字表示感謝,人家都說不用謝。”還經常有志愿者上門,幫忙清洗廚房的油污,打掃衛生。
“和那些家有癌癥患者的家庭相比,我們是幸運的,我們身體健康,無病無痛,算是很幸運的了。”熊庚香說,只要她還能動一天,“愛心廚房”就不會停。
如今,在夫妻倆的帶動下,江西省腫瘤醫院附近,還多了好幾個“愛心廚房”。炒菜價格雖然比夫妻倆的廚房貴,但畢竟給患者家屬提供了方便。“這是好事。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老兩口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我希望更多人能參與進來,為癌癥患者家屬提供更多的幫助,大家一起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