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打造最嚴環境執法城市,走低碳循環發展之路
2021-06-07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全力打造環境執法最嚴市”“把全域填埋的生活垃圾回挖焚燒”……5月中旬召開的高水平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推進大會上,嘉興市委書記張兵的鄭重承諾,顯示紅船起航地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的信心決心。

       就在這次推進會上,5年前在全省生態考核中“掛車尾”的嘉興,打了一場酣暢淋漓的生態建設翻身仗——蟬聯美麗浙江考核優秀市和浙江省治水最高榮譽“大禹鼎”。

       “事非經過不知難。”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法宣處處長蔡華晨說,這是一場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攻堅克難的環境治理惡仗,也是一場在黨的領導下凝心聚氣、心齊山移的生態建設漂亮仗。

       生態環境治理走群眾路線

       陸俊峰是嘉興港區乍浦鎮的一名社區工作者,他還有一個兼職——“民間聞臭師”。

       陸俊峰居住的山星花園小區,與嘉興港區化工園區直線距離七八公里。

       “過去每隔十天半月,總有從化工園區飄來的刺激性臭味。”陸俊峰說。

       2018年,化工園區決定創建無異味園區、無異味企業,陸俊峰志愿報名,成了一名“民間聞臭師”。

       “我的兼職工作,就是參加環保局組織的到化工園區的定期或突擊檢查。”陸俊峰介紹,像他這樣的志愿者,在港區有270多人。每支檢查隊伍,由1名執法人員、1名技術檢測人員和4名“民間聞臭師”組成。人員的選擇隨機抽取,檢查的企業隨機抽取,檢查的結果多方簽字認可。
       
       “這個辦法效果很好,不少企業挨了重罰,進行了整改。現在即使走到化工園區門口,也聞不到異味。”陸俊峰說。

       “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為了群眾。”蔡華晨說,嘉興的生態環境治理,走的就是黨的群眾路線。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建環保“守夜人”隊伍,24小時不間斷緊盯轄區生態環境安全;嘉善縣太浦河長白蕩,4名退休黨員每周堅持在飲用水源地義務巡邏……依托“網格連心、組團服務”機制,健全生態環境問題網格化排查監督體系,嘉興不到4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劃分了4600多個生態環境網格和9.2萬余個微網格,活躍著近30萬名環保網格員。

       2018年以來,嘉興發動干部群眾45萬余人次,排查整治生態環境突出問題6059個,初步形成了生態建設人人參與、環境問題人人管的良好氛圍。

       最嚴環境執法,讓污染企業無立錐之地

       在陶勇看來,在生態環境保護上,“100-1=0”。

       陶勇是嘉興平湖市生態環境局鐘埭環境監察中隊長,是平湖市環保執法辦案能手。

       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翻井蓋、蹚河溝、鉆廠房,哪里臟陶勇就朝哪里去,哪里臭就往哪里跑。

       “環境污染,只要有一處沒堵住,所有的工作都等于零。”陶勇說,在嘉興這是共識。

       “100-1=0”,必須強化生態環保責任制。為此,嘉興建立了縣委書記生態環境年度述職制度,明確了35個市級部門130條職責,市紀委監委專門印發了監督文件。市生態環境局將執法力度納入目標責任制考核,分值占各區(縣、市)局長考核專項行動分值的60%,考核不合格直接對“一把手”問責。2017年以來,累計問責190人,其中科級以上干部57人。

       “沒有抓不好的環境問題,只有不想管、不愿管、不敢管的人。”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曹建強說,“我們緊緊扭住管事的人這個‘牛鼻子’,刀口向內,對不盡責的干部和污染企業零容忍、露頭就打。”

       強化環保責任,嘉興打出環境執法“組合拳”——

       全面開展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三大行動,2020年全市排查整治生態環境問題5.4萬余個;持續開展八輪固廢領域專項打擊行動,2020年全市共查處涉固廢案件305起,罰款1051.9萬元,及時發現并成功破獲了“6·11”跨省特大固廢傾倒案件;依托公安常駐環保聯絡室警力,2020年破獲污染環境案件23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07人;加大媒體曝光力度,每周兩次在嘉興電視臺公開曝光生態環境典型案件。
       
       此外,嘉興還運用新技術,對生態治理進行智慧監管,運用無人機排查、雷達平掃等信息化手段,全天候全區域全流程開展風險預警監測,織密了“天上看、網上管、地上查”的立體生態環境治理網絡。

       曹建強說:“我們將堅決打造最嚴厲環境執法城市,讓污染企業在嘉興無立錐之地。”

       最秀美的江南窗口,讓群眾共享碧水藍天

       天氣漸熱,海寧市浩望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老板胡浩彪,又開始憧憬在老家河湖里暢游的愜意。

       但在幾年前,這是不可想象的。“那時水臟得要命,到處是死魚死蝦,連手都不敢洗。”胡浩彪說。

       胡浩彪的老家在海寧市黃灣鎮閘口村,十多年前,村里雨后春筍般冒出130多家建筑裝飾企業或小作坊,噪音、污水、粉塵,讓恬靜的小村變了樣:小煙囪林立,樹上白茫茫一片。

       當黃灣鎮啟動生態功能區建設和園區外企業整治時,開了家建材工廠的胡浩彪剛開始還不大理解:我是新廠房、新設備,拆了太可惜。

       如今,胡浩彪卻感謝這次整治:“搬遷到‘兩創’(創業創新)園區后,我的產值增加了4倍,產品90%出口國外。最主要的是,老家重新變美了。河水清澈見底、魚蝦嬉戲,讓人看了就想親近。這都是以前不敢想的。”

       和閘口村一樣,黃灣鎮下轄7個行政村都開展了低小散企業騰退工作,共騰退企業324家,拆除廠房28.2萬平方米,復墾土地近490畝。與此同時,黃灣鎮的生態功能區建設也取得了驕人成績,7個行政村,其中兩個獲評國家3A級景區、3個獲評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剩下的兩個也是浙江省的A級景區村莊。

       黃灣鎮從“污”到“治”的整體變遷,是嘉興大地上正在同步上演的“活劇”。近年來,嘉興市把“美麗”當成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用綠色鋪就經濟社會發展的底色,一幅藍天常在、綠水長流、魚翔淺底、繁星閃爍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打開。

       繼國控Ⅲ類及以上水質斷面比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后,2021年起打造讓“人民群眾眼睛看得見的碧水”;繼PM2.5濃度從2013年每立方米68微克下降到2020年的28微克后,2021年要實現“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4%以上”目標;繼成為全省首個生活垃圾“零增長、零填埋、不出縣”的地市后,2021年要率先將全域填埋的生活垃圾全部回挖焚燒。

       不僅如此,嘉興市還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積極開展碳達峰方案編制,加快構建低碳工業體系,加快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大力倡導低碳生活方式。

       “我們要把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方式,打造成嘉興的‘金名片’。”張兵說,嘉興要進一步拓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再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江南美”。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