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公益中國網創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進一步理清!
2023-07-11公益中國網


       
公益是廣而告之的靈魂與基因。廣而告之自1996年脫胎于中國第一個公益廣告欄目,26年一路走來,一直視公益為己任,延續著公益血液。

       廣而告之向社會輸出近千條公益廣告的同時,2006年,創始人王生成先生創建了中國第一家公益門戶網站——公益中國網(www.gzjgpet.cn),開創了中國網絡公益的先河,是中國公益事業發展歷程中一座極具意義的里程碑。

QQ截圖20220708182547

       此后的幾年間,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也相繼開通了公益頻道,掀起了網絡公益的熱潮。可以說,正是公益中國網引領了中國網絡公益的興起。

       近期接連的惡性傷人事件,不斷挑戰著大眾的神經,對此,王生成先生直言:什么是公益?現在仍有很多人需要啟蒙!公益和慈善急需進一步理清!


       我們都知道,公益就是一切關于公共利益的事業,是社會福祉。但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公益就是慈善,公益就是捐款。

       那么,什么是慈善?什么是公益?二者之間又有什么區別呢?

       慈善只是公益的一部分,它向來是一個帶著“居高臨下”意味的詞,它是上對下、強對弱、富有對貧窮的“救濟”,簡單來說,慈善是個人或團體在物質上進行的捐款、捐物

       大到上榜被譽為“中國財富人士的愛心清單”的中國慈善榜,年度實際捐贈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或個人;小到參與月捐、水滴籌,為需要幫助的人或地區捐助物品或金錢的每個人,都是在做慈善。


       公益則是對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以外的補充,涉及扶貧濟困、扶老救孤、助殘優撫、救助災害、科教文衛、生態保護……不同于慈善,而公益還包括與物質無關的、精神上的利他行為,公益就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小區里全員核酸時,引導排隊掃碼的無償志愿者;山區里教育資源不足時,前往貧困地區支教的老師;假期時,去敬老院陪伴老人的學生;收到報酬時,依法納稅的打工人;行車時,禮讓行人的駕駛員;刷牙時,順手關上正在流水的水龍頭;吃飯時,一米一粟不浪費的“光盤”……

QQ截圖20220706184942

       我們公益中國網的平臺,旨在推動與傳播現代的、科學的、合理的、公正的公益理念,助力公益傳播,促進人心向善,也是在做公益。

       我們當下所倡導的大公益,關乎所有人的生老病死,不分年齡,不分階層,涵蓋了教育、醫療、養老、環保、動保等諸多領域。所有人都是直接或間接的既得利益者、受益者,也都是直接或間接的大公益參與者,只是很多人覺得是小事,不自知實則是做了公益。

       大公益的本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每個人都按照社會規范行事,人與人之間就能和睦共處,這體現的是每個人的社會公德。每個人的社會公德,塑造出的是整個國家的社會風氣。

       只有每個人都遵守法律和社會規范,做好人好事的人多了,整個社會風氣才能變好,我們所處的社會才能成為一個和諧的法治社會,大家的生活才能安寧穩定。只有社會風氣變好了,人們才更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而有人卻不遵守社會規范,比如前幾年很火的話題:老人摔倒,好心扶人卻遭訛詐。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社會上類似的新聞多了,人們不免會心生憂慮,看到有人跌倒,想要上前扶一把,卻又害怕惹麻煩上身。

       如果長此以往,就會像小品說的那樣,人倒了沒人扶,那人心就倒了,人心要是一旦倒下了,那就很難再扶起來了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最顯著的特點之一,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早在18世紀中期就進入現代化進程了,但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自然的“報復”:上個世紀,發生在西方國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對生態環境和公眾生活造成巨大影響。

       其中,日本水俁病事件,因工廠把含有甲基汞的廢水直接排放到水俁灣中,人食用受污染的魚和貝類后患上極為痛苦的汞中毒病,患者近千人,受威脅者多達2萬人

下載
 

       2022年,相信大家都感受到在金融市場上,錢越來越難掙,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就連騰訊、阿里等大廠為求自保,都掀起一陣“裁員潮”,所有“打工人”隨時有被下崗的危險。股市也賺不到錢,一路飄綠,“經濟寒冬”的消息源源不斷

       同時,正如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所說: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正處于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速度換擋期和結構調整的陣痛期,經濟調整階段,不免有一些陣痛,企業調整后還要有磨合期,需要一段時間的緩沖。

       K12在線教育行業就是一個例子,在去年7月的“雙減政策”下,教育股大跌,跌幅超20%,更有甚者超30%,各企業縮減成本帶來了凈利潤的增長,但為求存活還要“開源”,如新東方轉型直播電商,并利用自身優勢,打造出了“知識付費”直播帶貨新模式,迅速出圈,其他機構不甘落后,也紛紛謀求轉型。



來源:三言財經

       我們仍然相信未來經濟充滿希望,但在經濟發展速度換的擋期和結構調整的陣痛期的雙重壓力下,就業問題、誠信問題、環境問題、犯罪問題等社會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如何解決這些社會問題?不單單是穩步發展經濟的問題,而是要從根本上解決人們認知方式、思維方式的問題,前段時間引眾怒的“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從本質上講就是認知的問題。

       解決人們認知方式、思維方式問題的根本方法就是心存信仰,心存善念。這里所說的信仰,是除了信仰中國共產黨之外的信仰,也不是宗教,而是一種關于心靈文明建設的哲學。

       其實,很多人是希望擁有某個精神寄托和靈魂信仰的,所以四大菩薩才會在佛教進入中國時,被心懷善念的人們創造出來。

       人因為有了信仰,才有所畏懼,有所敬畏,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人因為有了信仰,才能因心動念,從內心出發,從我心開始,渴望去做善事。

       這樣,每個人都具有做大公益的使命感,我們所有善良的中國人就能托起中國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整個社會和國家都將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現代社會的大公益,是人人參與的公益,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體,人們通過各式各樣的公益活動、公益基金、公益網站等途徑,通過直接或簡直地參與、捐贈、公益廣告、公益歌曲等方式參與到公益中來。

       正如中國古代所倡導日行一善,就是做一個善良的人,每天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更多的人,其實,這也是在做公益,因為做的人多了,就會讓整個社會更加美好和諧。
       
       “公益中國,從我心做起”,這是創始人王生成先生親自提出的公益中國網的口號,說講求公益行為要發自真心,不論能力大小,更不能以投入的金錢多少來衡量,王生成先生用一個及其生動的例子清斷地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一個小孩,把自己儲蓄罐里全部的錢都捐出來,我認為這種行為,比一些企業家捐款贈上千萬都更值得尊敬,因為那是他的全部,并且他是實實在在發自真心的,不摻雜任何其他目的的行為,這才是公益的本質。”


       還記得2008年,時任萬科董事長的王石在為四川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之后,收獲的不是一片贊譽,反而在網上引爆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萬科公關危機。


       5月14日,一位網友在微博質問王石:“你也太虛偽了,面對這么大的災害,在各界紛紛解囊的情況下,仍一毛不拔,還談什么社會責任?”

       王石回:“不放高音喇叭也可以做慈善。”

       緊接著,另一位網友質疑:“王總,不放高音喇叭確實可以做善事,但爬山和玩皮劃艇不是。”

       王石回復:“不要把做不做慈善同一項體育競賽和個人運動喜好相提并論。發生大地震了,但并不是一切都要圍繞地震轉才合適,我們不應該‘泛慈善化’。專業提供住宅產品的萬科,無論發生什么事情,第一要考慮的是保障購買萬科住宅的客戶的生命安全。其次,履行社會責任,支援災區,包括從資金、個人影響力、號召力方面,盡自己所能

       又有一位網友說:“(萬科)才(捐)200 萬,太失望了!!!萬科在我心中的形象大減!!!”

       5月15日凌晨,王石回復:“對捐款超過1000 萬的企業,我當然表示敬佩。但作為董事長,我認為萬科捐出的200萬是合適的,這是董事會授權管理層的最大單項捐款數額。即使授權大過這個金額,我仍認為200萬是個適當的數額。中國是個災害頻發的國家,賑災慈善活動是個常態,企業的捐贈活動應該可持續,而不成為負擔”。

       萬科在內部號召進行的慈善募捐活動中,有條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員工的捐款以10元為限,其意就是公益不該成為捐贈者的負擔,只有人人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公益,方能得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可這個回復在當時,確確實實引爆了網友們的“怒火”。

       “一天之內,王石成了十惡不赦的‘吝嗇’‘小人’,‘雖然登上珠峰,但是你的高度還沒有墳頭高’,有些謾罵更是照顧到了祖宗十八代。我被全國網民共討之、口誅之,隨后,強烈的情緒發酵、爆發,釀成了萬科史上最大一次輿論危機。”

       王石后來回憶道,“在去往災區的路上,‘時代紀錄’的紀錄片導演洪海曾用攝像機對著我問:‘你想道歉嗎?’我說:‘道什么歉?我說錯了什么?’但幾天之后,我道歉了。雖然無論是當時、現在還是將來,我依然不認為我的帖子說錯了什么。”

       迫于壓力,5月21日,萬科發布公告,宣布萬科以1億元資金參與四川地震災區重建。5月22日,王石就“捐款門”事件無條件道歉。



王石在股東大會接連道歉

       6月5日的萬科股東大會上,99.8%的高票通過王石代表經理人團隊提請股東大會允許向災區追加1億捐款的議案,“捐款門”事件才落下帷幕。

       王石做錯了嗎?不,他沒錯。

       第一,正如王生成先生一直強調的:公益行為必須遵循自愿原則,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個人,政府都不應該硬性組織動員捐贈,因為那種行為已經背離了公益的本質。

       小時候學校組織的捐款、工作后單位組織的捐款……雖然提倡的口號是“自愿捐款”,可是否捐贈、捐贈多少,卻成了“被自愿”,只能“心甘情愿”地掏錢,甚至也不清楚這筆善款的真實去向。

       企業和個人都該有社會責任感,有投身公益的自驅力,但是,這不等于要“被綁架”著做公益。“綁架式公益”傷害的是每一個善良的靈魂,公益是自愿的行為,是發自內心的人性真情的流露,不要讓我們的愛心成為道德綁架下的“獵物”。

       第二,社會公眾也不應該過于苛責地要求企業必須進行捐贈。如果企業愿意在此之外,進行大額捐贈,我們應該歌頌、贊美;如果企業在此之外,進行的捐贈沒有滿足大眾期待,社會大眾也不該過分苛責。

       因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能夠非常好地經營發展,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解決就業問題,并按照規定納稅,這些稅收最終都會流向國防、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服務于社會大眾,這已經體現了他們的社會責任。

       第三,股份公司不是董事長一言堂,牽動著萬千股東的利益。一家股份公司架構分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才是公司財產的所有人,董事只是股東的籌劃經營管理的代理人,可以說董事長只是“高級版打工人”,沒有支配公司財產進行大額捐贈。而且,一個企業進行大額捐贈,會損害的不只是參加股東大會的大股東的利益,還未經同意損害了持股的萬千中小股東、股民的利益。

9f108b9d05841fc_w330_h254

中小股民聲援王石

       正如豆瓣網友說:“董事長個人捐款我并不反對,但是上市公司有全體股民的利益,我們買的并不是福利彩票,而是投資用的股票,對災區我也深表同情,但是從上市公司并不多的凈利潤拿去捐款并不利于上市公司發展,救災人人有責國家可以免除地方稅和發行救災福利彩票,而不是拿上市公司發展的錢去捐款”。

QQ截圖20220701141853

豆瓣網友帖子

       今年5月,雅戈爾向寧波市政府捐贈預估價值13.6億元的普濟醫院及相關資產,對公司2022年凈利潤影響預計為10.2億元。消息一出,不少投資者堅決反對,希望公司不要損害股民大眾的利益搞捐贈!

       同樣引起股民憤怒的,還有20年10月貴州茅臺的“8億捐贈風波”,引發200多名中小股東聯名訴訟


QQ截圖20220701111636

貴州茅臺和雅戈爾相關新聞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