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笑 徐佳亮 )為宣講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精神,展現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精神風貌,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旨在促進機電學子鍛煉毅力,增長才干。
走進田間地頭,體驗農村變化
為了解家鄉變化,助力建設美麗鄉村,8月18號至8月20號,該院20級能源二班袁金來于家鄉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實地調研,袁金來對家鄉種植的樹木種類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并結合百度百科對這些樹木的形態特征、生長習性、主要價值等進行了學習。在調研中,袁金來深切地感受到了近年來家鄉的變化:曾經淤泥遍地、臭味漫天的水溝,現在變成了水質清澈、充滿生機的池塘;曾經窄小泥濘的土路也變成了寬闊亮堂的水泥路......這一切的變化都得益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和落實。他表示,日后定會好好學習專業知識,發揮大學生優勢,積極投身鄉村建設,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學習家鄉文化,感悟鄉情國情
為學習家鄉歷史,傳承家鄉優秀文化,8月11日至8月15日,該院20級電信一班曹詩瑞于家鄉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積極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期間,曹詩瑞首先到項城市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通過講解員的介紹,曹詩瑞了解到博物館的建筑歷史背景和館造結構,領略了博物館重點文物之一——岳飛手寫諸葛亮《出師表》碑刻的風采。緊接著,她又實地參觀了駙馬溝生態公園,從中了解到了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她認為,家鄉的豐厚歷史文化底蘊是前輩們努力的結果,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應當將自身與家鄉的文化傳承和發展緊密相連,讓傳統歷史文化在保護中得以傳承發揚,并表示日后會常關家鄉動態,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宣傳防溺水,關愛青少年
為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自護和防范能力,8月16日,該院20級電信一班何林鵬于河南省光山縣南向店鄉天燈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在村主任的帶領下,何林鵬在天燈村小學附近發放防溺水知識傳單,對易發生溺亡事故的未成年人進行宣傳教育,為家長們普及宣傳暑期防溺水的安全事項,呼吁家長們增強安全意識,承擔起監護責任,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他認為,未成年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未來執行者,做好防溺水工作,補足農村安全短板,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意義重大且任重道遠。
此次社會實踐中,該院學子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深入基層一線、錘煉品德修為,在實踐中努力提升自我,展現出機電學子的優秀青年風貌。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希望廣大學生能夠吸取經驗和教訓,有一份光發一份熱,努力成長為堪當大任的新時代青年,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圖片:袁金來 曹詩瑞 何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