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尾,許多禽畜養殖基地迎來收獲高峰期,但在江西上饒的一養殖地內,3000多只鴨子卻消失在了收獲的前夜。
家住江西上饒布袋村的三位老人在兩個多月前合伙養殖了近7000只鴨子,經過老人們沒日沒夜的照顧,小鴨子們很快就長到了4斤多,眼看到了出售的好時候,沒成想突如其來的一起事故打破了這原本美好的一切。
上月29日,三人像往常一樣前去飼養地,但眼前的一幕讓他們傻了眼:平靜的水面上布滿了鴨子的尸體。
根據核查,死亡的鴨子數量超3000只,合伙人之一的胡大爺表示按每只鴨子成本20元左右算,這次他們的損失已達到十幾萬元。
目前,三位老人對此已采取報警措施,具體原因警方還在調查中。
雖然遭此沉重打擊,但為了盡量減少些損失,老人們還是強忍悲痛,對飼養地進行徹底清潔,負責收購鴨子的余先生在得知此事后也向他們伸出來援手,用總計8.6萬元的價格收購了剩余未中毒的鴨子。
六十多歲的年紀、日日夜夜的操持,到頭來卻連飼料錢都還不上的場面著實讓人痛心,但這樣痛心的事件又何止這一件:
8月,90后女子投資百萬種南瓜卻被村民組團偷竊的事件登上微博熱搜
9月,石家莊一女子承包的500畝紅薯遭村民“游擊戰”式偷竊
9月,湖北新洲的一私人承包池塘里,兩萬斤魚一夜之間全部死亡
......
這一樁樁、一件件,不由得讓我們的腦海多了一連串問號。
他們有的是回鄉創業的年輕人,將自身所學及滿腔的抱負投入到這片土地,夢想著帶著鄉親一起致富;
他們有的是靠這塊地養家的普通人,因為沒有其他經濟來源,他們花費大量心血在此只不過想給家人更好點的生活......
他們勤勤懇懇,用無數個日夜守護那方承載希望的土地,卻不曾想“果實”的芬芳早已被人暗中盯上,這些人帶著麻袋、騎著三輪,又或者使出更卑劣的手段,讓即將飄香的“果實”掉落在豐收的前夜。
他們明明那么勤勞,他們明明沒有做錯,可為何還是承擔了最痛的結果?
在老人養的鴨子被投毒損失十幾萬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后,大家討論的不再只是做壞事之人的惡毒,更多的是關于此類事件的應對舉措。
拿組團偷竊南瓜事件來說,事發過后,養殖地附近設置了多個警示牌、增加保護柵欄,但這些舉措的作用大嗎?
事實證明,友好的提示并不能打消他們做賊的念頭,一樁樁類似的悲劇還在接二連三上演,每一樁都在提醒我們建立有效的應對舉措迫在眉睫。
輕描淡寫的措施解救不了受損的農戶,不痛不癢的舉措撫慰不了寒心的創業青年,嚴肅對待、嚴肅處理,只有讓嚴格落實到方方面面,壞人才能有所忌憚,悲劇才能真正減少。
從南瓜到紅薯,從魚類到鴨子,我們沒能制止這些悲劇的發生,但希望那死去的3000多只鴨子能為這種悲劇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