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式上,聚光燈照向了這個“半身少年”——穆夫塔。他未出生時,就被醫生宣判“殘疾”,可他的父母沒有放棄,他們一起幫助這個孩子向不公的命運發起反抗。
穆夫塔出生時便患有尾椎退化綜合征,沒有下半身。他卻沒有向命運低頭,小小的穆夫塔不但學會了撐起雙手走路,一點一點做到了自理,甚至創造了有關罕見病人的一個又一個奇跡:踢足球、舉重、潛水甚至是高空攀巖……
在2016年,年僅15歲的他登上了海灣地區最高的山峰。
如今,年僅20歲的他,又登上了世界杯的舞臺,與知名演員摩根·弗里曼攜手,向全世界的殘疾人傳遞自己的信念。正如他父母為他取名的寓意那樣,他就是未曾向命運屈服的“勝利者”。
11月21日,英格蘭隊對戰伊朗隊,格里利什為英格蘭打入第6粒進球后,他雙臂晃動,突然“起舞”,擺出一個波浪式的舞蹈慶祝動作。
11月21日,英格蘭隊球員格里利什慶祝進球(來源:新華社)
其實,這是一場溫情之約,這支“波浪舞”為他而跳。
世界杯前,格里利什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一位11歲患有腦癱的小球迷芬利,即使病魔限制了他的移動速度和反應,他還是像普通孩子一樣熱愛足球。
他在格里利什的信中寫道:“我的夢想是和你見面并和你擊掌,因為我沒辦法握手。想想親自見到偶像的感覺!”
格里利什不僅在回信鼓勵和送給芬利一件簽名球衣,還邀請參加一場殘疾兒童足球賽,那是芬利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偶像格里利什。
他們擁抱、擊掌、聊天,還約定下次格里利什進球之后,會做一個芬利親自設計的慶祝動作——這個像波浪一樣晃動雙臂的動作。
沒想到,約定達成不久,格里利什就在世界杯賽場上進球了。在全世界球迷的注視下,他用芬利設計的動作完成了慶祝,完成了一個11歲孩子的夢想。
賽后,格里利什在接受采訪時說:“對我來說只是慶祝,但對他來說意味著全世界,尤其是在世界杯上。所以芬利,這是給你的!”
同樣的雙向奔赴,還有梅西和這個男孩,梅西跨越2萬多公里來中國只為見他一面。
2020年前都有貧困縣之稱的新疆葉城縣,一個平凡的男孩哈里克,卻有個非凡的夢想——成為像梅西一樣的足球運動員。
他拿著省吃儉用攢了幾年的全部家當——35張破舊不堪、皺巴巴的零錢,找到老師,想請他幫忙買一個足球,老師見一疊面額1塊、5毛、2毛,甚至1毛的紙幣,心中酸澀不已,把這件事發到了網上。
經大量轉發,越來越多愛心人士伸出援手,學校終于有了像樣的操場和體育設施。
更令人興奮的是,哈里克的偶像梅西看到了照片后,也被他的熱愛所打動,主動與他見面,擁抱了哈里克,還送了哈里克簽名球衣和足球,那是一個山區少年第一次距離自己的偶像這么近。
即使是匆匆一面,我相信也會給狹小灰暗房間里,照亮一束光,一束名為夢想與希望的光。
足球,也是一種無遠弗屆的“肢體語言”:不僅在競技中擢拔強者,也在勝負之外擁抱“殘缺”。
這不只是在履行一人之諾,他們其實也在向那些以志堅補形缺的奮斗者,或是遠在貧困山區,追逐“可望不可即”夢想的追夢人表達尊重與關愛,發出夢想的邀約。
被譽為“生命之杯”的世界杯,篆刻著太多不言放棄的傳奇史書。
但,體育競技終究是殘酷的,有人少年成名,也有人英雄遲暮;有人一戰封神,也有人“諸神黃昏”。
無論是球場上光芒四射的巨星,還是人生路上踽踽獨行的我們,都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舞臺,都可以擁有一座有待捧起的“大力神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