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星云大師的一生,以佛法惠眾生,詮釋什么是公益
2023-02-09公益中國網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云大師2月5日,在位于高雄的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圓寂,享耆壽96歲。

1000 (2)

社會各界紛紛悼念的同時,星云大師早年寫下的《真誠的告白:我最后的遺囑》一文,刷爆朋友圈。

從文中,我們看到了星云大師穿透了中國波瀾壯闊百年史的一生,縱然所遭遇的磨折謗譽不計其數,仍然心之所善,九死未悔。有人不禁感慨:“句句慈悲,字字公益。”

與佛結緣


星云大師俗名李國深,1927年出生在“北伐軍與軍閥的戰火中”的江蘇江都。


1937年,侵華日軍血洗南京,在南京謀生李父自此杳無音信。李國深隨母邊在槍林彈雨中流亡,邊前往南京打聽父親下落,途中卻被南京棲霞寺的志開上人看中。

1939年,12歲的他剃度出家,成了當年棲霞律學院中年齡最小的學生。

1944年,17歲的星云苦受瘧疾折磨一兩個月之久,一天,正在寒熱交加、意識模糊的時候,他收到了師父讓人送來的半碗咸菜。

他邊吃邊流淚,在心中發愿:“師父,您怎么知道我有病呢?您怎么送這么好吃的咸菜給我呢?我誓愿將來一定要做好出家人,弘法利生,報答您慈悲的恩惠。”

決定“入世”


1945年,星云進入有“佛教界北大”之稱的焦山佛學院,在這里,他遇到了另一盞“引路明燈”——太虛大師。

面對清朝以來,佛教基本“出世”的情境,太虛大師高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佛教興亡,僧伽有責”。這種“人間佛教”的理念,主張佛教要“入世”,跟人間發生關系,在人生前做一些好事而非死后超度。

星云受其影響深遠,他說:“菩薩不是靜靜地供著給人禮拜的,菩薩是活潑潑地為人間服務,為人間布施歡喜,為人間勤勞工作的行者,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從此,他開始“入世”修行,奉師命回到宜興大覺寺整頓寺務,并擔任了白塔小學的校長和授課老師,創辦《怒濤》雜志,組織了僧侶救護隊救死扶傷……

為了讓救護隊接受專業訓練,星云帶領救護隊70多人赴臺。初到臺灣的星云身上只有12塊銀元,衣食無著、飽受歧視,甚至被懷疑是“匪諜”,多次遭遇逮捕和審訊。

他堅信:“菩薩是眾生的義工,義工是人間的菩薩。”眾多義工經歷中,還屬在圓光寺的經歷讓他最為深刻,他說雖然每天勞役繁重,但他十分感謝寺主的收留,給予他工作的機會。

“每天清晨微曦乍露,我就得起床拉著板車,走十五里的黃土路,到市場叫醒菜販,備辦八十人份的柴米油鹽,再匆匆趕回寺。早餐以后,我快速將環境清理整潔,又到井邊打六百桶水,供全寺住眾使用。日間還要負責廁所的清掃工作,那時缺乏刷洗用具,所以常常要用雙手把垢穢扒盡。”

意外開山


1967年,為幫一對越南華僑夫婦解燃眉之急,星云便買了下了他們手里一塊地。剛買完地,眼前就橫了兩座“大山”:

一是買下的地是座滿是荊棘的荒山,星云孤身上山勘察地形后,毅然決定開山。

1000 (1)

二是缺少資金,星云就帶著弟子和義工,靠著回收塑料瓶、舊報紙、銅線,用了整整10年,一分一毫地攢出了佛光山。

“給”的哲學


正如他說:“我一生,服膺于“給”的哲學,總是給人贊嘆、給人滿愿;我立下佛光人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1970年起,他相繼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會,設立仁愛之家、云水醫院、佛光診所、云水護智車、大馬佛光救護隊,協助高雄縣政府開辦老人公寓,并于大陸捐獻佛光中、小學和佛光醫院數十所,帶領全球佛光人捐贈輪椅、組合屋,還組織過水果節賣荔枝,從事急難救助、扶幼教育、養老助殘、助農扶貧等公益事業。

人民網曾用一串數字,盤點他的傳奇人生:在全世界創建了近300個道場;創立國際佛光會,會員超過200多萬人;創辦了人間福報、人間衛視、人間通訊社、佛光山出版社、20多個佛光緣美術館、眾多圖書館;在美國、澳大利亞、菲律賓和臺灣地區創辦了5所大學,在世界各地興辦了16所佛學院,在中國大陸,捐建了100多所佛光希望學校;在五大洲建立了2000多個“生活有書香”讀書會;撰寫了2500多萬字作品,出版了370多冊書……

一串串數字背后,是難掩的普世救苦救難的慈悲心。星云大師常說“人生最大的發心是利眾:我們經常聽到佛教徒勸人要發心。到底要發什么心呢?要發善心、好心,也就是利益大眾。譬如我說一句話對大家有利益,我做一些事對大家有利益,我修橋鋪路,只要能利益大眾,我就會發心去做,這是最大的發心。”

正如公益中國網“公益中國,從我心做起”的口號那樣,發心是最大的公益。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