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將中國慈善事業比作一座偌大的花囿,那么綻放各地、香飄四方的慈善項目便是一朵朵鮮花、一座座花壇,因品種與形色的不同而將中國慈善之苑妝點得姹紫嫣紅,美侖美奐,分外妖嬈。
中華慈善總會多年以來精心打造了眾多慈善項目,救助了無數困難群眾,溫暖了他們的心,也溫暖了整個社會。
新春到來之際,本報特別采擷了中華慈善總會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一些慈善項目,集花為苑,集芳為尚,以饗讀者。
“慈善情暖萬家”活動
“慈善情暖萬家”活動啟動于2003年,是由中華慈善總會牽頭并發動全國各地慈善會共同實施的一項大型慈善助困活動。每年元旦春節等傳統佳節期間,該活動將全國各地慈善會、捐贈企業和普通公眾等多方力量凝聚起來,為困難群眾送去資金和生活必需品,幫助他們逐漸擺脫生活困境,重樹生活信心,將慈善溫暖送進千家萬戶,被廣大群眾稱為“慈善的陽光,愛心的春雨”。
2016年,中華慈善總會為配合《慈善法》的實施與“中華慈善日”的設立,將傳統的“慈善情暖萬家”活動進行了品牌化運作,呼吁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踐行《慈善法》,人人獻愛心”,秉承“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的理念,積極參與“慈善情暖萬家”活動,使人人成為奉獻愛心與溫暖的捐贈者、撫慰孤弱心靈的志愿者、提供幫扶和服務的合作者、身體力行傳遞正能量的傳播者,為困難群體帶去溫暖與幫扶。
2017年春節前,由中華慈善總會領導帶隊分別赴山西、河南等地慰問,并向慈善會系統發出倡議,共同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溫暖活動。
2017年,中華慈善總會將以“慈善情暖萬家”項目為著眼點,進行廣泛公開募捐。根據《慈善法》相關規定對每階段的募捐目標、接受捐贈方式、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財產處理等內容進行詳細分析,制定完善的募捐方案,改進救助方式、豐富救助手段、擴大救助范圍。
“為了明天-關愛兒童”項目
隨著我國經濟逐步增長與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大量的農村人口遷往大城市尋找就業機會,相當程度上擺脫了貧困。然而,隨之出現了兩類兒童群體——跟隨父母遷移到大城市的打工子弟,以及大量留在農村、接受隔代照顧的,社會稱之為留守兒童。
經調研分析認為,留守兒童的物質生存條件隨著父母收入情況改善而有所提升,但是因親子關系疏離而產生的情緒與心理困擾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并由此帶來留守兒童親情失落、學習失教以及心理失衡的問題。留守兒童的現狀如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就可能產生嚴重的社會隱患和不安定因素。小會影響到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大將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中華慈善總會與全球聯合之路在全國啟動“為了明天-關愛兒童”長期慈善項目。項目具有全國性、廣泛性、持續性的特點,旨在通過組織社會捐贈和志愿服務相結合的形式,與各級慈善會搭建起合作平臺,立足于本地區,動員當地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各方面資源,共同解決所在地區留守兒童的有關問題。項目通過設立“關愛兒童之家”這一平臺,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具有“家”的感覺與氛圍的地方,提供迫切需要的多種服務。
2016年,“為了明天-關愛兒童”項目已在山東省等6個省份援建了30多個“兒童之家”示范點,建設“兒童之家”291家,投資3992萬元,為動員社會力量共同關愛留守兒童做出貢獻。
藥品援助項目
中華慈善總會藥品援助項目最早啟動的是格列衛項目,該項目從2003年9月份開始,實施到2006年12月份,起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應。既兼顧了困難患者承受能力與慈善援助藥品有限性,有利于慈善項目的持續發展,又加大了慈善救助面,使更多的困難患者得到治療機會。
2016年,藥品援助項目強化內部治理、優化管理機制、拓展合作范圍,援助規模和受益人群又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截至2016年年底,累計發放善款1594萬余元;累計發放援助藥品價值170.46億多元;累計新批準患者51,776人。
隨著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政策的調整,中華慈善總會的藥品援助項目也適時地進行調整,其中包括諾華項目、易瑞沙藥品項目、羅氏項目、全可利項目、拜科奇項目、多吉美項目等。
一張紙獻愛心行動
“一張紙獻愛心行動”是中華慈善總會于2008年3月啟動的一大型公益項目,以通過捐獻廢紙積聚善款,針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家庭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發起的一項慈善救助。現在“一張紙獻愛心”已被中宣部納入全國“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之列,這一慈善救助活動將更全面、深入和長期地在全國各地展開。
2016年3月4日,中華慈善總會在京召開“一張紙獻愛心行動”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懇談會暨媒體見面會上,中華慈善總會會長李本公將全面落實“一張紙獻愛心行動”作為中華慈善總會參與精準扶貧的重頭戲,將救助對象鎖定在“因病致貧”這個重大扶貧難點上。
2017年,“一張紙獻愛心行動”繼續拓展與黨政機關的合作范圍,深入貫徹“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的宗旨,推動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
“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是由中華慈善總會于2011年底啟動,并聯合各地慈善會、教育部門共同實施的全國性慈善文化普及項目。該項目以向中小學生贈閱《慈善讀本》為基本載體,以開展各種文化教育活動為主要方式,旨在弘揚慈善精神,推動我國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促進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在各地的執行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慈善教育與德育教育、學科教育、特色教育相結合,寓教于樂,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得到了學生、教師及學生家長的普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