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始于團聚,止于離別,元宵已過,車票已買,行程已定,充電器一拔,燈一關將要重新啟程,再見就是明年了。
日漸佝僂的父母強忍著淚水,不舍地牽著我們的手,久久地站在門前,望著我們遠去的背影。
唯有此刻離別時分,才懂得自己對家人的羈絆究竟有多深。
縱有千般不舍,萬般無奈,從此報喜不報憂,生活不易,繼續(xù)努力,送給將要出行的你,祝你一切順利。
1
前幾天,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視頻,瞬間紅了眼眶。
兒子兒媳即將返程工作,公公從地窖里掏他們老兩口自己都不舍得吃的山芋。
而婆婆則是從他們回來后,就一直在廚房忙碌著,給兒子兒媳變著花樣地做各種好吃的。
知道兒媳愛吃家里的包子,臨走之前,婆婆裝了好多包子,讓他們帶回家吃。
直到分別那天,公公婆婆塞滿了整整一后備箱的年貨,婆婆更是眼含熱淚地哽咽著說:“我舍不得你們走,咋辦啊?”
來源:池州市傳媒中心
乍暖還寒的正月,公公婆婆天剛亮就開始準備,不僅把雞鴨魚和蔬菜塞滿后備箱,為了防止雞蛋在路上磕碰,婆婆甚至還用紙巾把一個個雞蛋仔細包好。
來源:抖音
別人總怕你要的太多,父母生怕自己給的不夠,恨不得把家都裝在一個小小的后備箱、行李箱里,再大的行囊都塞不下父母無窮無盡的愛。
2
聽過一句話:“這世間大多的愛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此言非虛,也許父母的一生,都是在和孩子告別。
年少時,我們牽著父母的手,慢慢往家走;
長大后,我們松開父母的手,去奔赴遠方。
我們終會離開父母的庇護,去外面闖一闖,也許是為了愛情,為了事業(yè),或是為了理想。
而我們每年也只能在短暫的時間里,和父母匆匆相聚,閑聊幾句家常,然后又慌忙收拾行裝,啟程奔赴遠方。
來源:圖怪獸
相聚的時間太短,分離的日子太長,父母總是在無限的思念與漫長的等待中,與孤獨和乏味為伴。
只是在我們回家時,餐桌上多出的筷子,突然豐盛的飯菜,全都提醒著他們,如今的一家人的團圓是多么地珍貴與美滿。
但隨著我們返程倒計時的臨近,父母的身影又忙碌了起來。
忙著為我們準備各種好吃的,忙著能多一點時間陪我們,忙著把最好的都給我們。
然后,我們帶著他們的愛,揮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
而父母就這樣,被我們無情“拋棄”在身后,他們默默目送我們離開的身影,或是等待著我們偶爾的回望和不時的停駐。
他們的身影,始終在那個充滿愛與等待的家門前,為我們守護那一盞溫暖的燈。
3
曾經(jīng)我們找了多少個理由不回家,假期太短、路途太遠、工作太忙、應酬太多,于是一年四季,回家的時間只剩冬天。
漂泊已久的人,慢慢地在城市立足,有了自己的家庭,于是那個生養(yǎng)自己的地方,變成了短暫停留的“客棧”,陪伴父母的時間越來越短。
不知不覺中,時間爬上了媽媽的眼角,歲月染白了爸爸的頭發(fā)。回頭望望,他們的脊背不知道從何時也變得佝僂……
有網(wǎng)友算過一筆賬:假如父母的壽命只剩下30年,即使你和父母住在一起,除去應酬、上班、睡覺的時間,你平均每天能陪父母4小時,30年也只有5年能陪著他們。
而現(xiàn)實卻更加殘酷,很多人只有過年才會回老家草草待上幾天。
全國老齡辦的數(shù)據(jù)顯示:
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6億,每3個老人中,就有1個是獨居或空巢老人。
2050年前后,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4.87億。
來源:全國老齡辦
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shù)字,而在這些數(shù)字的背后,是一個個孤獨而又落寞的身影。
他們在子女面前,活得小心翼翼,習慣了報喜不報憂,默默守候著冷清而又寂寥的老家。
遠方很大,很空,很迷茫,我們拼命地去努力追逐,只為了能夠扎根在這個地方。
卻忘了回頭看,還呆在原地的父母,是否幸福安康,是否別來無恙。
4
記得,之前視頻刷到一個話題叫“偷偷回家時家人的反應?”
其中,有個網(wǎng)友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外工作的他,每次給父母打電話,父母總是讓他安心工作,別總惦記回家。
直到他瞞著父母,偷偷回家后才知道,爸爸中風嘴歪了,媽媽腰閃了。
當他敲開家門的那一刻,迎接他的不是欣喜與激動,而是明顯的慌亂與局促。
母親崩潰大哭:“誰讓你回來的?我們好著呢!”
來源:時視頻
他們,不是不歡迎兒子,也不是不想念兒子,而是害怕讓兒子看到,他們都挺好外殼之下的狼狽與不堪。
所以,他們?nèi)鲋e逞強,選擇了報喜不報憂,只為了消除我們的后顧之憂,讓我們可以在外面安心地工作與生活。
可是,哪有那么多“我們都挺好”、“放心吧”,這些善意的謊言背后,只不過是因為他們深深愛著你。
我們踩著父母的肩膀,見識了父母沒有見過的繁華,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因有他們替我們負重前行。
5
明明我們什么也不缺,父母仍堅持把最好的一切都留給我們;
明明父母也到了需要依靠的時候,而我們卻不得不背上行囊,漂向遠方,不能陪在他們身旁。
我們之所以能心安理得地去遠航,去打拼,正是因為父母給予了我們不回家的底氣。
但我們似乎忘了,父母也在變老,他們也會力不從心,也會崩潰落淚。
只是為了你,他們最愛的子女,才收起了自己的難過,藏起了自己的虛弱,帶上了昔日的盔甲,穿上了曾經(jīng)的戰(zhàn)袍,去抵御著生活的風雨。
有網(wǎng)友說:“一想到我離家后,父母需要幫忙時沒人在身邊,就覺得心酸。”
前段時間,許多網(wǎng)友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簽署了一份特別的協(xié)議:《陌生人父母出門互助條約》。
他們真誠地約定:“在外遇到了需要幫助的老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己所能地提供幫助。”
來源:抖音評論
因為“這一次我?guī)椭四愕陌謰專乱淮危憔陀锌赡軒椭业陌謰尅?rdquo;
“我可以自己出門在外尷尬無助,但是我的父母不能。”
……
就這樣,一群年輕人開始了一場名為溫柔的接力賽:
幫助首次坐高鐵的中年大叔調(diào)節(jié)座椅、帶剛來上海的陌生阿姨過地鐵閘機、耐心指導來醫(yī)院看病的老人掛號……
來源:抖音截圖
點一鍵三連,跟公益中國網(wǎng)“益”一起簽訂《陌生人爸媽出門互助條約》。
來源:抖音評論
世界最美的風景,都不及回家的路。
再多的陌生人互助,對父母來說,都不及你回家看看。
他們鼓搗不明白的智能機,學不會的手機支付、網(wǎng)上掛號……
趁回家的時候,耐心教教他們,別讓他們被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拋棄,就像他們耐心教小時候的你一樣。
文章轉(zhuǎn)載自公益中國網(wǎng):http://www.gzjgpet.cn/special/show.php?itemid=278
圖片已注明出處,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