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早上,路人正在無錫廣勤路與通江大道交界口的王龍根、徐阿鳳免費茶攤上飲水。
說起免費茶攤,可以從1976年說起,那年仲夏,徐阿鳳50歲,剛剛退休,每天在家過著清閑日子。一個午后,一名男子敲開她家的門討開水喝。由于居住地周圍市場多,廣勤路上騎三輪車、拉板車的、過往行人很多,經常有人上門打開水龍頭討水喝。此事讓徐阿鳳動起擺水攤的念頭。在與家人商量后,得到老伴王龍根及子女的支持。從此徐阿鳳每天早早起床,燒上幾鍋茶水,放在家門口供路人飲用。幾年后,老伴王龍根退休了,平時從未到超市、公園去游玩,夫婦倆將免費提供茶水看成在自己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時常有一些路人被王龍根夫婦倆的精神感動,想付點茶水錢,但總是被夫婦倆謝絕了。
2000年,無錫周山浜地區大拆遷, 每天近百名拆遷工人來到這個免費茶攤喝茶、休憩,原有的茶桶滿足不了需要,兩位老人便從退休金中擠出錢來,添置了10只熱水瓶、5只茶桶和4只水壺,遇到天氣炎熱時,又用煤氣灶、煤爐、電熱水壺“三管齊下”,趕在清晨6 點出攤,那年王龍根因過分勞累,中暑被送進醫院,險些丟了性命。
如今,兩位老人均已過80歲了,但仍熱心每天擺茶攤。在老人家的廚房內,滿地都是大大小小的鍋、桶、熱水瓶,加起來有40多只,老人說,這些“家伙”每天都要在火上燒幾個小時,用不了多久就會漏水,不過現在好了,這些家“伙”只用來裝涼水,因為他們剛剛請人花200多元新建了一個燒水灶,速度快,每月還能節約百元的煤球錢。
王龍根的女兒王小妹介紹說:父母小時侯吃過很多苦,媽媽8歲就出來做童養媳,父親13歲就從蘇北過來謀生。由于二老身體不好,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病,2006年春節6個子女為二老(同齡)做80大壽時,曾要求老人收起茶攤享享清福,但每次老人都會為此事和他們生氣。現在子女們也想通了,只要二老高興他們就支持。
“做好事,總比燒香拜佛強。不到老死決不收起茶攤”老伴徐阿鳳說,只要他們倆還有口氣,還端得動茶爐,茶攤就不收。
一個免費供應的茶水攤,一擺就是三十年。當年50歲設攤的老夫婦而已都已是年過八旬的耄耋老人,在攤上喝過茶的路人早已不計其數。老人的六個子女對老人的身體比較擔憂,但對老人的善舉卻不忍心阻止,他們除了每月送來茶葉和生姜,一有空閑便多往老人家中跑跑,幫幫忙,打打雜,有時子女把老人接到家中玩玩,目的是想讓他們休休,可是老人坐不住,坐了一會就要往回家跑。心理惦記著水攤,就這樣他們與茶攤結下的情結,一結就是30年。(盛國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