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常規活動開場前冗長的重點嘉賓介紹,主持人田野說:“今天的開場跟往常不一樣,往常我會拿著一些長長的名單,有各界的領導和來賓,今天我手上沒有,不是我們在座的嘉賓含金量不夠,因為我們今天是為了公益,每個人放棄過去職業生涯各種耀眼的光芒,實現一個共同發起一份心愿 ,凝結力量。”
阿拉善SEE環保公益大講堂
環保公益大講堂正式開始前,阿拉善SEE公益機構秘書長王利民先生介紹了阿拉善SEE的緣起。阿拉善SEE公益機構緣起于2004年北京一次嚴重的沙塵暴,當初為了治沙,一批企業家找到了位于內蒙古阿拉善盟騰格里月亮湖湖畔,成立了以社會(Society)責任為己任、以企業家(Entrepreneur)為主體,以保護地球生態(Ecology)為實踐目標的公益機構。
王利民表示:“十年如一見,阿拉善十年來學到了很多,我們希望把我們學到帶進校園,、黨校,讓企業在經濟發展的大潮里去轉型,讓他們來關注身邊的環境,實現每一片藍天都有人守護,每一條河流都有人守護的愿景。而環保公益大講堂也帶著這樣的使命,把凝聚企業家精神和智慧來傳播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希望把和諧傳承到每一片藍天和碧水里。”
在阿拉善SEE公益機構會長任志強先生的宣布下,阿拉善SEE環保公益大講堂正式開講。他首先針對為何選擇武漢做出了解釋:“武漢是中原核心區域,我們希望天天有水的地方,能想到沒有水的地方,所以把首戰定在了武漢。我們希望在更多地區建立更多會員中心,目前有八個中心,今天下午將在武漢成立第九個中心。”
隨后,任志強進行了《企業家與公益》的主題演講。企業家到底是干什么的?任志強認為企業家最重要是發現機會。要發現問題就要具備很多東西,比如一個企業家的冒險、創新、超越精神。
任志強認為:“企業家第一要承擔經濟風險;第二是創造財富與價值,這對任何企業家來說是第一位,你如果沒有創造增加值,就不可能在社會整個鏈條競爭中獲得收益,也沒有生存的基礎。不但要提供產品與服務,還要提供就業與稅收,如何提供這些東西?就要考慮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如果沒有這些條件,你不可能在市場競爭中,留下自己的足跡。”
對于企業家責任,他認為:“企業家第一步責任是如何讓企業、股東、員工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最大收益,創造最大財富,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其次要避免一切負面影響,企業在掙錢和創造財富的時候不要造成對社會的傷害和自然界的傷害,就是今天說的環保。”
一個小時的演講分享無法滿足在座的企業家們,任會長也與臺下嘉賓進行了互動問答。阿拉善SEE會員許文峰先生問及大學生與公益的關系?是不是當大學生成為企業家之后才能從事公益?任志強解釋說:“在學校辦大講堂是希望學生能和家長交流,大學生參與的任何活動都會成為未來進入社會的條件,比如你的社會實踐有阿拉善SEE這樣機構認同,肯定會對你申請國外深造加分,國外學校非常重視這塊,也希望大學生在走入社會后,能從公益的角度考慮社會價值。”
另有嘉賓提問,慈善會變成一個投資行為,但變成投資行為就會有回報,回報會跟慈善有所沖突嗎?任志強解釋,“我們做的事、賺得錢是投入到環保里面的”。
作為阿拉善SEE西南項目中心主席的武克鋼先生,也發表了《企業家不變的氣質》的演講,作為武漢人的他在西南地區從事環保事業,他用四句話總結了企業家的氣質:性格決定人生、教育改變人生、勤奮積累成果、機遇創造輝煌。他認為:“機遇對成功非常重要。機遇是相對公平的。我研究一個人的一生,12年會有一次大的機遇,你60歲就有5次的機遇,你能抓住幾次機遇?你能抓住一次機遇,你就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如果你能抓住兩次、三次機遇,成為比任志強更偉大的人。”
最后,嘉富誠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錦橋先生進行了《慈善安排與家族財富管理》的演講。他分別從慈善安排會得到更多社會的認可和關注;慈善安排要有系統的管理模式和辦法;捐贈人與管理人應有明確的定位;慈善安排是家族財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四大方面進行了解讀。
本次阿拉善SEE公益機構4月26日在武漢除阿拉善SEE環保公益大講堂外,還包括首屆長江生態經濟發展論壇暨阿拉善SEE湖北中心發起大會。該發起大會由阿拉善SEE公益機構主辦,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睿傳媒(中國)承辦,湖北省工商業聯合會、武漢大學EMBA教育中心、湖北省武漢城市圈商會、湖北省楚商發展促進會、楚商之家、長江商學院湖北校友會等單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