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常委熱議的慈善文化和公益文明,引起廣泛關注。在美國,很多家長在雙休日的時候,帶孩子做義工,而中國家長帶孩子補習。去年,國務院頒布了高校招生改革方案,除了學習成績,綜合素質成為錄取標準之一。這就需要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正義感和責任心,把志愿者活動列為高中生的內容之一。
作為北京市慈善義工協會首批團體會員單位,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近年來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成為全市義工隊伍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無論是在北京“7·21”水災災后重建,還是在邊遠地區支教,或是在養老院里照顧老人,都能看到三十五中學生義工社里學生的身影。
“隨著慈善義工活動的深入開展,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作為慈善義工團體會員的中學生團體,在慈善義工隊伍中,有著更加鮮明的特色與活力。”北京三十五中校長朱建民介紹,經北京市教委與北京市慈善義工協會批準,由該校做為牽頭單位,負責成立北京市慈善義工協會中學分會。北京35中校長朱建民在致辭里提到,慈善義工協會中學分會,旨在強化學生的社會公德心和奉獻感,慈善義工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郭永福希望學生們能夠至善,樂善,行善,揚善。
學生代表李昱軒講述了自己參與公益事業的經歷,并且希望更多人加入慈善義工行列,主動關心他人,以自己的無私行動奉獻社會。
在今天大會成立的現場,來自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門頭溝等區縣的20多所知名中學代表,也一同應邀和北京三十五中一道,共同成立北京市慈善義工協會中學分會。
據悉,慈善義工協會在中學成立分會在國內尚屬首次。下一步,這20多所中學將以北京慈善義工協會中學分會名義,針對學生群體年齡特征,舉辦適合青少年參與的公益活動,進一步推動志愿服務在中學生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