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感恩母親的節日。”來自新疆的阿布艾力稱,千里之外的求學讓他基本上一年只能回一次家,平時很想念他的母親,這次他寫了整整2張家書,“除了祝福媽媽,也匯報我在學校學習的情況。”
“這是大學以來寫的第一封家書(信),送給媽媽的,感覺很特殊。我已經好久沒有寫過家書,希望媽媽明天就能收到。”正在參加活動的呂騫騫說,在信息技術普及的今天,用“家書”與親人交流,向親人傳遞一聲祝福,是難得也是很必要的。
“以前,家書是我們主要的溝通方式之一,也是維系家人情感的一種聯系方式,包含著濃濃的親情與思念。”該活動組織者楊繼帆說。
楊繼帆認為以“家書”這種形式,將子女的祝福傳遞回家,更能給父母心理上的安慰。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景龍身在異鄉,祝媽媽節日快樂!”該校大四畢業生李景龍在家書上寫下了對母親的祝福。他說,早上起來他就給母親打電話表達了問候。
該校機電學院分團委書記劉道修表示,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代大學生應該傳承、發揮優良傳統。在“母親節”傳達對母親的祝福,是每一位兒女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