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江西理工大學大二新疆籍學生沈漢軍給贛州市沙地留守兒童送了近百張手寫明信片。
一個月前,沈漢軍連同幾名新疆老鄉共同發起了“愛心特產義賣活動”,并將23天賺得的1115元全數捐給江西贛州市沙地留守兒童中心,為他們送去溫暖。
“一次志愿服務活動中,發現留守兒童們衣著單薄,心很是觸動,決心幫助他們”,沈漢軍稱,恰逢家鄉農產品因市場不穩定而價格暴跌,不少村民損失慘重,便萌生義賣特產的念頭。于是,沈漢軍找到老鄉張浩、馬進、艾斯卡爾。依明,四人一拍即合。經商量,他們決定每人出資1000元作為啟動資金,開始義賣之路。
據了解,義賣產品是沈漢軍等人從家鄉購買的新疆大棗與葡萄干。進行簡單分類、包裝后,他們低價銷售,一包250克重的新疆大棗售價12元、葡萄干售價10元,扣除成本后,每包凈賺2~3元。在出售特產的同時,他們還向顧客提供明信片,供其寫下祝福送給留守兒童。
便宜實惠又美味健康的新疆大棗、葡萄干贏得好評,僅23天,葡萄干和大棗就,除去成本,他們共盈利1115元。此外,“愛心義賣”小團隊還吸引了一大批愛心人士,團隊由最初的四人曾至二十一人。
據沈漢軍介紹,實際賣貨僅用了兩天,前期準備卻花費半個多月時間,“從籌資,聯系貨源,確定訂單數量,線上線下宣傳,收取貨物,對特產進行包裝,我們都認真地進行了規劃。”
愛心義賣,他們有自己的"小竅門"。沈漢軍總結道:“利用微信、微博進行網上宣傳,在食堂門口擺攤,請同學免費試吃;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付款可采用微信、支付寶便捷支付。”
“我喜歡吃新疆的葡萄干、大棗,這賣的價錢實惠,味道正宗,以“吃貨”的方式獻愛心,何樂而不為呢”,該校安全工程131班的蔣春玲說。
張浩說,義賣有時挺辛苦的,經常熬夜包裝、送貨,還有別人的質疑與調侃,但一想到多堅持一下,就能夠多賣一份,“幫助更多的孩子,感覺再累也是值得的。”
沈漢軍稱,他的愛心義賣之路才開始,他會和朋友一起堅持,“愛心義賣小團隊后期的產品種類將更加豐富,我們會進一步擴大團隊的規模,讓更多人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