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京劇”這一傳統(tǒng)戲曲形式,大部分現(xiàn)代人腦袋里浮出的印象是枯燥沉悶,及五顏六色的油彩面譜。在流行歌曲文化與現(xiàn)代快節(jié)奏雙重影響下,京劇在現(xiàn)代社會正在慢慢沒落,更有甚者不知國粹為何物。針對這一令人心痛不已的現(xiàn)象,7月15日廣東醫(yī)科大學“行曦”服務隊迎著早晨的的曦光來到雷州市覃斗中心小學開展了以探尋國粹精髓,傳承民族精神為主題的傳統(tǒng)文化課堂。
“你們聽過京劇嗎?”課堂伊始,授課隊員王金英如此問同學們。聽到這個問題,同學們面面相覷,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過后是小小聲的“不”字。王金英一臉凝重地跟通訊員透露:“雖然對同學們不了解京劇有心理準備,但是沒想過他們對京劇的了解竟然是一片空白。“老實話,當聽到他們說‘不’的時候,心里難受到不得了。我不知道我們傳統(tǒng)文化斷層已經(jīng)到了這個地步,我怕我們青年人再不為傳承傳統(tǒng)文化做點什么就來不及了。”
隊員為同學介紹京劇臉譜。攝影 曾巍
為了加強同學們對京劇的了解程度,隊員們不僅結合北京的“前世今生”為同學們講述了京劇的由來以及相關知識還舉行了臉譜繪畫比賽。當要在空白面譜上描繪油彩時,小朋友們都小心翼翼地往上描,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把顏色線條畫錯。“紅色代表忠實勇敢,白色代表陰險狡詐。原來京劇這么有趣,面譜跟唱腔還可以讀出一個人性格。老師,下一節(jié)課你能教我們唱嗎?”在課堂的最后,梁一琳小朋友滿臉期待地問小老師??吹酵瑢W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正被一點點挖掘出來,隊員們覺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同學們正在制作臉譜。攝影 曾巍
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將要往哪里去?隊員王金英堅定地回答:“我們追溯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而來,將不顧艱辛將其傳承發(fā)揚下去。”京劇文化課堂只是傳統(tǒng)文化授課內容里小小的一部分,在接下來的課堂里“行曦”服務隊將逐步加深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內容,讓同學們學習到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