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兒童教育,關注留守兒童成長,積極響應暑期大學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7月2日,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組建“赴新鄉原陽縣教育關愛服務團”,奔赴原陽縣路寨村開展教育關愛活動。
了解當地情況 關注兒童健康
原陽是新鄉的一個貧困縣,而路寨村更是以務農和打工為主要家庭經濟來源的村莊。當地的生活條件差,經濟發展落后,孩子們的父母長期外出務工,對孩子的關愛不足,他們往往生活上缺乏精心照料,思想上缺乏正確引導,心理上缺乏合理疏導,留守兒童衍生出的問題較為嚴重。同時當地小學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設備落后、活動場地狹小,導致孩子們在美術、音樂這方面的教育出現重大缺失。團隊成員走進當地小學,將事先準備好的課本、文具等禮物分發給孩子們,跟孩子們親密交流。隊員們為孩子們準備了音樂、古典詩詞鑒賞、英語、美術等方面的課程,努力使孩子們了解外面的世界和知識。
烈日家長會 心暖你我他
隊員們早早來到學校布置會場,為學生和家長們開辦交流會。交流會上家長們各抒己見,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經驗方法,學生們也積極參與。此次活動不僅加強學生與家長間的溝通,同時也讓家長們了解更多教育子女的方法。隨后,隊員們又給孩子們進行安全知識教育,教授他們在遇到火災、地震、洪水等災害時自救的方法。當天晚上,成員們與孩子們在燦爛的星光下面對面交流,暢談夢想,為他們講述大學的美好生活,隊員與孩子們的感情不斷升溫。一天的實踐結束后,隊員們反省總結,并確認第二天的工作流程。
關愛孩子 用心相伴
實踐最后一天,隊員們按照原定計劃開展教學活動。英語課上,成員認真教導,一遍遍教授孩子們如何發音,此起彼伏的朗讀聲不絕于耳;賞析課上,他們與孩子們一同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育課上,他們與孩子們開展激烈的籃球比賽,汗水中彰顯了青春的無限活力。放學后,隊員們與班主任分享支教心得體會,隊員們耐心的教學態度、豐富的課堂內容得到班主任的連連稱贊。一天的教學活動下來雖然很累,但是卻歡樂無窮,這不僅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而且提升了他們的藝術感受力和自信心。短短的三天時間,團隊成員們開拓視野,增長見識,體會到老師的艱辛不易,更感受到留守兒童的孤獨與傷感。同時,提升了隊員們的思想品格,加強了隊員們的能力素質。
支教除了傳授知識,更多的是教會孩子們一種人生態度,為他們的健康成長而努力。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他們最缺失的永遠是親情和陪伴。隊員們知道自己力量微弱,但他們依舊會帶著自己最真誠的心去陪伴這一群孩子,關愛這群折翼的天使。“留守的天空不下雨”,團隊一行人希望通過此種方式,改變大家對留守兒童的看法,讓大家不再是只在網絡上為孩子們轉發和點贊,而是深入到孩子們之間,為他們帶來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