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暑期大學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7月4日,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赴濮陽范縣科技支農幫扶團奔赴濮陽市范縣白衣閣十八里鋪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支教偃師 感融童心
團隊抵達十八里鋪村后,與當地學校取得聯系。隊長在與老師的溝通交流中了解到十八里鋪村家庭經濟來源以務農和打工為主,留守兒童衍生出的問題較為嚴重。隨后,隊員們走進當地小學,將事先準備好的課本、文具分發給孩子們,與孩子們親密交流,一起玩耍,向孩子們普及安全知識,教授他們在遇到自然災害時應如何自救。在文藝組的協助下,支教組將自己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出色地完成了支教任務,為孩子們留下了一段難忘的美好回憶。
精彩活動 表現真我
文藝組的隊員們早早做好準備,為村民們準備了一些趣味盎然的活動。文藝組在村內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趣味運動會,成員們齊心協作,號召當地村民積極報名,踴躍參賽。村民們積極配合,熱情參與活動。在“背靠背”夾球跑項目中,村民們步調一致,默契配合,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為學習當地特色傳統文化,文藝組前往十八里鋪村尋找文藝能人——相銀爺爺,希望通過二胡藝術來展現抗戰英雄舍身報國的精神。在成員們的央求下,相銀爺爺講述了二胡藝術的起源和流派,展示了深厚的書法功底。
實地調研 科學種田
調研組來到村委會,向村長和村支書詳細了解本村人口、耕地面積和近年畝產量等問題。通過耐心細致地交流,隊員們了解到,目前村內生產勞作的方式仍然較為傳統,機械化程度低,村民對科技種田了解甚少,導致糧食畝產量較低。對此,團隊系統地向村民講解了科技對于當代農業的重要性和現代化生產的主要步驟,以幫助村民科學種田、糧食豐收。
團隊隊員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利用自身科學文化知識幫助農村兒童拓展知識面,豐富村民生活,幫助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同時,此次活動提高了隊員們服務社會的熱情,提高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彰顯了經管學子的青春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