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和唇腭裂患者開了一個不太美麗的玩笑,這個玩笑使得唇腭裂患者尤其是腭裂患者在發音上有一點缺陷,即使手術讓這個缺陷得以彌補,但是仍需要語音矯正訓練使患者在術后與他人進行語言交流時更加清晰準確。然而由于患者的觀念、經濟以及醫院的語音治療師資源稀缺等等問題,語音矯正被大多數患者所忽視、放棄。筑笑公益結合播音與主持藝術的專業優勢,在向醫生參觀學習了專業的語音矯正過程后,在專業醫生的語音評估及訓練方法教授的前提下,開展免費的語音訓練工作。(圖1-醫生對患者進行語音測評)
圖1-醫生對患者進行語音測評
7月18日對于筑笑公益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筑笑語音訓練經過了半個月的積累終于正式的拉開了帷幕。1天時間,6個小時,3名語音訓練組成員,4名患者。從4歲到5歲到6歲再到16歲;筑笑公益的語音訓練在醫生的呵護下小心翼翼的邁出了扎實成功的第一步。(圖2-第一名語音訓練患者)
圖2-第一名語音訓練患者
醫生特別指出,手術至少三個月后才能嘗試簡單的訓練,六個月后可以進行常規的語音矯正。今天預約的三名患者都來自于陜西省內其他地區,起初在和我們讀字詞時都還略顯羞澀,總是把頭埋的低低的,只從喉嚨里發出細小的聲音,連對照著鏡子看看自己的發音狀態都連連拒絕,但是在筑笑成員的耐心陪伴和引導下,從一個個聲母韻母到拼合練習,從簡單的鼓吹測氣流到口部操訓練發音器官的力量,他們的聲音逐漸放開,他們的臉上偶爾也能捕捉得到笑容,有時音沒發準的他們也會調皮的向我們吐吐舌頭。看著他們認真努力想要發好每一個音的樣子,更加堅定想要用聲音守護他們的心。
在過去的時間里,記不清多少次筑笑小分隊走進一間又一間早已熟悉的病房;記不清多少次筑笑小分隊給200余名患者不厭其煩的打術后回訪電話一遍又一遍;記不清多少次筑笑小分隊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患者我們是誰,我們想要為他們提供什么幫助;記不清多少次,筑笑小分隊為了讓語音訓練盡量專業做出了多少努力。但我清晰的看到,在今天,幾十個患者信任我們朋友;我清晰的看到,在今天有患者為了接受筑笑的語音訓練不遠萬里從甘肅到西安;我清晰的看到,筑笑天使微信群聊在四天時間內從幾名患者成長到五十幾名患者;我清晰的看到我們從迷茫的語音矯正想法進步到醫生引導下的專業語音訓練。是患者的信任,是筑笑的真誠,是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醫生的愛心,是語音訓練小分隊的努力共同催生了筑笑語音訓練。(圖3-實踐團成員與患者合照)
圖3-實踐團成員與患者合照
筑笑語音小分隊用行動證明著聲音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可以是直擊人心的力量;用長久的堅持與陪伴告訴每一位因為發音失去自信的唇腭裂患者——微笑不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