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2016年黨中央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活動。為了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進一步增強在校大學生的黨性修養,信息工程學院“踐行兩學一做,爭當時代先鋒”暑期社會實踐團踏上了紅色之旅。
調研“兩學一做” 鐫刻時代精神 ——實踐之調研篇
實踐伊始,團隊就精心策劃了許多活動,第一件事就是開展“兩學一做”的認識情況調研。隊員們分成幾個小分隊分別來到仁皇山景區、祥和花園和華豐社區,向居民們分發問卷,調研他們對“兩學一做”的認識情況。雖然調研的小區里大部分住的人并不是黨員,但是他們對于當前開展的火熱的“兩學一做”活動都有一定了解。隊員們一走近這幾個小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門口掛著的關于踐行“兩學一做”的宣傳標語和橫幅。在社區居委會,幾名黨員工作人員熱心地幫隊員們填寫了問卷,通過和他們的交流,隊員們發現他們對黨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嚴格恪守一名黨員要求的同時積極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為社區居民服務。
文化是國家的根本,在“兩學一做”的背后,更是對那些遺忘在歷史塵埃中優秀黨員無私奉獻精神的挖掘,讓我們能夠深刻的體會到那些優秀的時代精神。通過調研,隊員們紛紛表示,要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爭取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優秀青年。
尋訪優秀黨員 傳承中華文化——實踐之采訪篇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優秀黨員的事跡和品德,樹立當代大學生學習的榜樣,實踐隊員們開啟了尋訪優秀黨員之路。首站,他們就來到了優秀共產黨員、國家高級美術師劉祖鵬的工作室。來到劉老師的工作室門口,便看到一片鳥語花香的景象,處處透著一股深遠的文化底蘊。劉老師親切地接待了隊員們,他告訴同學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黨的成長是密切相關的。作為一名老黨員,劉老師的經歷十分豐富,說起過去的生活,他表示,日子雖苦,但卻也可以苦中作樂,在他下鄉當知青的日子里,創作了一幅又一幅優秀的畫作。在2010年玉樹地震時,劉老師義賣畫作,將義賣所得捐給了災區人民,他說,“國家和人民需要幫助時,我作為黨的一員,應盡我所能。”語言樸實無華,但卻完全顯示出了劉老師高貴的品質。在采訪接近尾聲時,劉老師和隊員們再次強調: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你們要時刻謹記有了共產黨,才有了新中國,才有了現在大家的幸福生活,你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牢記黨的歷史,發奮學習,為黨的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
第二站,隊員們踏進了新四軍革命老兵鄭云的家。已有66歲黨齡的鄭云對黨有著深厚的感情。鄭云奶奶告訴我們,她此生經歷的戰事數不勝數,印象最深的是七戰七捷、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這些讓國人至今傳頌的宏偉事跡從奶奶口中說出后不禁讓人感慨,身邊這位身材纖瘦、和藹可親的奶奶竟擁有如此英雄氣概。鄭云奶奶熱愛學習,平日習慣讀書看報,文化底蘊深厚。她說,年輕時的自己雖然是個半文盲,但是想要丟掉這個帽子,學到更多東西,就得沒日沒夜的讀書習字,大部隊行軍路程艱辛,鄭云會在部隊休憩之際把握時間,努力記字。勤外無法,學貴有恒,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如今84歲高齡的她仍然談吐清晰,舉止典雅,正應了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除此之外,鄭云奶奶積極關心下一代,她曾到六所中學七個社區講授200余場傳統課,并負責安排新四軍老兵對社區黨員團和大學生講革命歷史。退休后,鄭云奶奶仍堅持為黨工作。在她眼里,新一代是祖國的希望,同時牢記國史、勿忘國恥對新青年的教育成長有深刻意義。采訪中,奶奶認真嚴肅的說到:“我們要時刻牢記黨員身份,弘揚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
踐行“兩學一做”,讓實踐隊員們對黨員的責任和行為規范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他們將積極響應黨和人民的號召,樹立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力爭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信息工程學院
“踐行兩學一做,爭當時代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