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七天——小范圍精準關愛
今年團隊主要通過百科課堂的支教形式和“匯海特別獎學金”-山里孩子看古都以及藍信封三部分形成一套完備的持續性的關愛留守兒童體系,旨在為孩子們建立一個美好的希望家園。
百科課堂,支教隊員結合自己的專業特色,給孩子們帶來航模、手工、科學實驗等理論與實物相結合的非傳統課堂,并由孩子們親手組裝了簡單的飛機模型,舉行了希望放飛儀式。
在以非傳統課堂為孩子們開闊眼界的基礎上,團隊更注重這些孩子們的心靈建設。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長期生活在留守環境中的孩子,其性格特點和心理狀態很容易出現偏差,易出現擔驚受怕、煩躁不安、精神抑郁、容易自卑、多愁善感等消極情緒,并且也有可能出現因為心理扭曲而出現的惡性犯罪的悲劇。針對這一問題,團隊開展團體心理輔導課程,以這種方式打開孩子們的心靈,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留守兒童群體存在很多顯著問題,其中留守女童的生存發展狀況更是引發關注。慘案屢有發生,針對留守女童防性侵問題,團隊在本次實踐期間開展了系列“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安全防護愛心課堂,守護他們健康成長。
一直以來,團隊致力于小范圍精準幫扶,不同于常見的知識支教,團隊旨在提高孩子們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為孩子們提供精神上的支持與幫助。建立實體希望家園和藍信封專用交流通道,確保能夠為孩子們提供精神食糧和可持續性關愛。
圓滿暫別——再見了岳壩小學
陜西科技大學關愛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團于2016年7月22日下午14點在漢中市佛坪縣岳壩鎮岳壩小學舉辦社會實踐總結大會。
實踐團組織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座談會,參加會議的嘉賓有佛坪縣教育局、佛坪縣圖書館、佛坪縣廣播電視臺、佛坪縣殘疾人聯合會等單位的代表、佛坪縣岳壩鎮副鎮長、岳壩小學校長,陜西科技大學校方代表包括電信學院團委副書記楊婧、陜西科技大學志愿者代表龐娜。全體與會人員討論了此次活動的幫扶成效及方法,并簽訂了相關協議。
隨后與會嘉賓在操場參觀了孩子們百科課堂的成果展示并欣賞了文藝匯演。匯演進行的過程中分別舉行了“匯海特別獎學金”授牌儀式、“匯海圖書漂流角”建立及圖書捐贈儀式、“藍信封”啟動儀式以及實體“希望家園”授牌儀式。
西安重聚——我帶你去看古都
9月23日,“山里孩子看古都第二季”拉開了帷幕,我們在城南客運站迎來了和孩子們的重聚,本次看古都活動分為四站。
第一站觀影之旅,進入影院,展區里的手辦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看到大銀幕時,小朋友們紛紛發生了驚訝的聲音。希望他們在體驗的同時,能夠像小丸子學習,不要在成長的過程中丟失了單純、善良等這些珍貴美好的品質。
第二站——極地海洋公園,科普小課堂,美人魚表演,海底隧道,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海洋生物讓孩子們眼花繚亂;極地館里精彩的海豚表演贏得了小朋友們的陣陣掌聲,企鵝極地島、北極熊眺望臺、白鯨歌劇院、北極狼風雪山洞、海象冰山、海牛海灣、海獸嬉戲地等多個項目讓小朋友們全方位地了解各種極地動物。期待孩子們在探尋了神奇的海洋世界之后,能夠增長知識,拓寬興趣面,將來可以走向不一樣的道路。
第三站隊伍來到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對于講解員專業的講解,孩子們似懂非懂,卻仍認真地欣賞著每一件展品,當小朋友透過這些文物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燃起他們幼小心靈中的民族自豪感時,我們的初衷就實現了。
最后一站科大校園行。小朋友們觀看了更加豐富的航模表演,包括直升機、穿越機、f3p等等。之后參觀了圖書館,看著一列列滿載書籍的書架,孩子們非常興奮。希望他們始終保持這種對知識的崇敬和渴求,好好讀書,將來成為國家社會的棟梁。
縱使心里有再多的不舍,短暫的古都之行還是不得不畫上了句號。這一次告別,也標志著我們整個社會實踐活動的結束。可能今后的很久很久,我們都不會再見面。
從六月籌備到九月結束,從夏天到秋天,希望我們帶給孩子們的不僅僅是回憶和感動,更希望通過我們不斷堅持的意識培養,真正激發他們探尋這個世界的好奇心。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帶孩子們看到一個比他們認知里更大的世界,為他們勾勒出關于未來的藍圖。
我們從內心深處祝福著,祝福這里的一個孩子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飛到外面更大的世界去,去感受這個大千世界的美好,去擁有一個璀璨的閃閃發光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