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導思想
以“e路伴你行 點亮青春夢”為主題,積極組織大中小學校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勤奮學習,立志成才,使廣大青年學生在實踐中經風雨、受鍛煉、長才干、做貢獻。
二、活動內容
通過組織大中學生、社區青少年深入社會,開展多層次、全方位、內容豐富、富有成效的社會實踐活動。使青年學生了解群眾,認識社會,接受教育,磨練意志。
(一) 開展大學生“公益星期天”社會實踐活動。
(二) 開展中學生“四個一”“公益星期天”社會實踐活動。
(三) 開展小學生“公益星期天”愛國主義勵志教育活動。
(四) 開展社區青少年“公益星期天”法制體驗活動。
三、活動方式
(一)引導青年學生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為基層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得出正確的社會觀察結論,明確堅定的政治方向,真正實現“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宗旨??蓮V泛開展教育幫扶、社會調查、社會觀察等活動。
(二)重點發揮大中專學生志愿者的知識技能優勢,組織他們在前期必要調研聯系的基礎上,選擇服務地,舉辦遠程信息服務、現場技術指導等方式,傳播推廣現代化實用技術。(三)重點發揮大學生志愿者的作用,調研社會、國情,勵志教育、愛國教育的調查問卷社會實踐活動。
(四)組織中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大課堂,廣泛開展以參觀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參加一次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為回報父母、長輩做一件實事,學習一項生產生活技能或自理自護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社會實踐活動。
(五)“紅色的豐碑”參觀尋訪活動。通過組織中學生參觀各類紀念館、博物館、展覽館,瞻仰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組織“紅色公益星期天”、“革命圣地行”等活動,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六)“奮進的祖國”考察體驗活動。通過組織中學生參觀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參觀高等學府,體驗黨的十八大以來祖國建設的輝煌成就,進一步激發中學生成才報國的理想和熱情。
(七)“和諧的家園”志愿服務活動。組織中學生就近就便,廣泛開展文明禮儀宣傳、交通維護、景區講解、尊長敬老、助殘幫困、清潔環境等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鼓勵中學生為父母、長輩做飯、洗衣、整理家務,引導中學生從自身做起,奉獻社會,服務他人,弘揚社會新風尚,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
(八)“強健的體魄”國防體驗活動。體驗軍旅,在綠野軍營中蛻變成長,讓青春攜夢想展翅翱翔.
以“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為原則,組建一支規模較大、參與面廣、代表性強、服務水平高的大中學生志愿者隊伍,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服務精神,展示我市青年志愿者的精神風貌和志愿者風采。
四、要求黃絲帶志愿者聯盟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從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落實具體措施。要充分調動廣大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動員大中學生投入到活動中去。
(二)遵循原則,保障安全。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要注意把握四項原則:一是就近就便,活動開展要立足于學生所在的城市、社區,便于學生廣泛參與;二是各團隊集中組織,活動,學校團組織也可統一組織并集中開展一些重點活動;三是力所能及,活動的設計和安排要以學生可以做到、樂于參與為前提;四是保障安全,要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教育學生增強安全意識,確保萬無一失。
(三)突出重點,講求實效。根據社會需求,結合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內容,多辦實事、辦好事,使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扎實有效。
(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積極協調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單位做好活動的宣傳工作,通過媒體深入報道活動的開展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感受。要通過工作簡報等方式,及時做好信息的上報和反饋工作,推動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五)總結經驗,表彰先進。組織青少年學生開展演講會、報告會、成果展示會、經驗交流會、征文比賽、主題團(班)會等形式,組織學生交流活動的收獲和體會,總結經驗,鞏固活動成果,對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優秀者給予表彰。
(六)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將給予填寫社會實踐報告和學生志愿服務鑒定表,并送達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