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趙證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向高一的學生們講著自己熟悉的化學課。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天講臺下多了幾個“大同學”,他們是趙證在清華大學的老師和即將來西部支教服務的學弟學妹。
趙證是清華大學2009屆學生,去年畢業(yè)后,他選擇參加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來武威六中支教。一年能做什么?趙證和他的同學們給出了答案。從2013年8月踏上涼州的土地起,趙證和他的同學便把滿腔熱情投入到了教學工作中。他們認真鉆研、虛心求教,完成了從學生到老師的轉(zhuǎn)變;與學生談心交流,關(guān)注他們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們成長成才;教學之余,他們還訪貧問苦,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活動……
“大學生與高中生年齡相仿,容易交流。而通過清華大學優(yōu)秀學子們的現(xiàn)身說法,更容易激發(fā)我校學生的學習熱情,堅定他們努力拼搏的信心。”武威六中黨總支書記蔡國瑛說。
支教活動為涼州教育補充了新鮮血液和力量,同樣,支教者也從中得到了鍛煉和思想洗禮。正如清華支教者馬家嬋說:“我在這里向工作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學習,增長了才干,并盡自已所能,輔導幫助學生成長。”
在看望支教團成員及清華選調(diào)生時,清華大學黨委學生部部長熊義志看到清華學子們在涼州生活充實、工作扎實,深有感觸地說:“什么是實踐?我認為實踐就是胸懷理想,在真實的世界里用實際行動做出有意義的改變。武威有優(yōu)越的人才政策環(huán)境,希望與武威進一步加深人才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清華大學1998年開始組織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第一屆至第十三屆(2011)研究生支教團共向西部貧困地區(qū)選拔輸送志愿者179名。2011年,武威六中成為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服務對象。自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項目實施以來,涼州區(qū)團委結(jié)合“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涼州區(qū)項目”,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專人、專項負責項目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