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4月26日訊(記者 郭蓓)再過112天,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就要在南京舉行。相比較于運動會本身,賽會志愿者,這個活躍在場外的“特殊群體”,也引起了記者的關注。26日,中國江蘇網記者就走進那些可愛的志愿者們,聆聽他們的故事。
55小時車程回老家不是為看父母
志愿者輾轉3000多公里只為補張身份證
4月初,南理工青奧會志愿者信息進入了背審階段。按理說,這對青奧志愿者白東潤來說,是個好事兒,青奧的腳步越發近了??僧斖ㄖ约荷矸葑C有效期不合格時,白東潤這位來自內蒙赤峰的小伙,心涼了半截。如果不在背審結束前延長有效期,他又將與青奧志愿者失之交臂。
之所以說“又”,白東潤尷尬的告訴記者,“去年亞青志愿者時,由于家里有事,再加上自己意志不堅定,放棄了參與志愿服務的機會”。而對于再一次的放棄,眼前這個大男孩顯然不甘心。
當晚,白東潤就將此事告訴了父母。“來回太倉促,而且一次要花1100多元,卻只在家呆兩天。”父親潑的涼水這次沒將小白打倒。白東潤說,因為去年的放棄,自己心里一直帶著遺憾。但因為家庭并不富裕,而這一千多元錢對父母來說,也夠用上好一陣。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母親知道此事后竟偷偷給他買了4日晚回去的車票。
為了辦張身份證,他在車上度過了整整55個小時,來回3000多公里。一路輾轉,在當地公安局確認新證件有效期后,白東潤心里的大石才算真正落地。
生活在志愿者之家服務于“志愿者之家”
期待感受“有點辛苦但很值得”的志愿經歷
“快來看,快來看,這不就是劉國璋的外孫么。”雖然眼尖的記者一下就認出了周崇陽,但大家仍舊對“高齡志愿者”劉國璋印象深刻。作為賽會最年長志愿者劉國璋的外孫,周崇陽表示,外公身體一直欠佳,但自己還是為他堅持參與志愿者事業感到驕傲。同樣就讀于南京理工大學,周崇陽加入了此次青奧宣傳文化志愿隊伍,服務地點也就是在青奧會志愿者之家。主要工作就是用敏銳的目光挖掘志愿者典型,搜集材料。
“對于青奧志愿者的報名,我和外公都是各自報名參加的。”周崇陽坦言,當自己得知外公再一次申請加入志愿者隊伍時,絲毫沒有驚訝。而外公對小一輩的鼓勵,周崇陽也表示,“更加堅定了自己加入志愿者大家庭的決心。”
當記者表示,對于生活在志愿者之家,又服務于青奧“志愿者之家”有何感受時。周崇陽想起了外公去年服務亞青會后對他說的八個字:有點辛苦,但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