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很榮幸能在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新疆童話故事。我叫劉暢,一個很大眾化的名字,似乎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劉暢。但與眾不同的是,我還有另外一個稱呼——西部計劃志愿者。
第一次聽說志愿者,是九年前,當我看到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徐本禹的事跡時,剛上初一的我,哭了;第一次聽說西部計劃,是一年前,正巧趕上西部計劃新疆專項巡講會,一位學姐的支教經歷感動了我。半年后,我報名參加了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
布爾津志愿者、天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劉暢
2014年7月24日,帶著支教的夢想,懷著奉獻的使命,穿過層層的霧霾,我來到了藍天白云下的烏魯木齊,這里的一切都和我之前的想象不一樣:繁華的城市,車水馬龍的街頭,現代化的設施,美麗的姑娘。五天培訓過后,經過10個小時的長途車,我們到達了服務地——布爾津。
大家可能對布爾津感到很陌生,但是布爾津縣境內的國家5A級風景區喀納斯湖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那片“人類凈土”讓很多人向往,迷戀。而這座前往喀納斯的必經城市,就是被人們稱為童話邊城的布爾津縣。走近她,你會看到那些俄羅斯風格的建筑,干凈的小旅店,哈薩克風味的小飯館,街道兩旁整齊的法國梧桐、榆樹、白楊,紅頂白墻的歐式小樓,悠閑的行人……抬頭,天空像一片大海,可以看見絲絲水汽“虛無”地上升——它似乎是我們曾經讀過的某個童話中的地方,現在身臨其境。
哈薩克族是布爾津縣的主要少數民族,在今年的西部計劃志愿者中,就占了一半之多。在這里,我結交到了一個最要好的朋友——美麗,她是一名哈薩克族志愿者,也是土生土長的布爾津人。本科就讀于大連民族學院的她,說著一口流利的東北話和哈薩克語。人如其名,長得漂亮人又熱情,在我們剛來的時候,主動帶著大家熟悉環境,奔東跑西得買這買那。第一頓烤肉,第一家超市,第一間雜貨店,第一張銀行卡,開始的那段時間,有我們的地方就會看到她。
古爾邦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它是穆斯林同胞最重要的節日,相當于漢族人的春季。也許內地的年味越來越淡了,但是新疆的節日氣氛卻很濃厚。過節的前幾天,哈薩克族朋友們就邀請我們去家里拜年做客。而我們這些內地志愿者,也都計劃好了行程,一家家的走,一家家的串,不得不說那真是一段幸福的日子:美味的煮肉抓飯,上好的哈薩克點心,香醇的奶茶。在美麗家的經歷更是難忘,她的爸爸媽媽為我們精心煮制了羊肉、牛肉、馬肉,席間阿姨還用民族樂器冬不拉為大家彈奏了一曲黑走馬,美麗和叔叔也和著美妙的音樂跳起舞來,大家載歌載舞,玩的不亦樂乎。
天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劉暢與自己的學生在一起合影留念
再來說說我的本職工作——我是一名支教老師。布爾津縣的生活水平很高,教學環境和相應的設施也都很完備,和內地的城市一樣。然而,經過一個月的教學以及和學生們的接觸了解后,我慢慢地發現了一些問題:由于當地教學水平的原因,一部分學生參加了內初班、內高班,去外地上學。而剩下的學生,也許是由于自信心不足、跟外界接觸少的原因,學習的欲望不強烈,對大學也并沒有那么的向往,150分的卷子大多只能考到60分,對于英語他們更是抱著“本來基礎就差,學也學不會的”想法選擇放棄。看到這些情況,我們一起來的支教老師都非常著急,如果像原來一樣只是單純的給孩子們上課,那么這種境況將很難發生改變,而我們也就失去了來到這里的意義。我們希望通過一種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到關愛,感覺到自己被重視、有存在感,點燃他們學習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