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幅漫畫:朱豐,你好
15日,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腎內科,14歲的聾啞患兒朱豐順利完成手術。此前,因為他不會說話、不識字,醫生無法安撫他的緊張情緒,被迫取消了第一次手術。
這一次,6幅生動可愛的漫畫幫了大忙,朱豐看懂了治療過程,開心地接受了手術。
14歲聾啞患兒看著只有6歲
在中南醫院腎內科,朱豐躺在病床上,小小的一團,讓人不敢相信他已經14歲了。他的主管醫生、該科副主任醫師李曉寧嘆息,這個孩子太可憐了。
2000年12月13日,朱豐出生于麻城市乘馬崗鎮乘馬村一個貧困家庭。去年10月,朱豐的媽媽發現孩子走路無力、怕冷、臉和手腳都腫了,才送到當地醫院,后轉入中南醫院。
體檢時,醫生都很吃驚,朱豐身高只有120厘米,體重只有38斤,看起來像6歲兒童。檢查結果更令人心碎:梗阻性腎病、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重度貧血、營養不良性發育遲緩。
朱豐住進了腎內科,治療期間,武漢大學醫學院腎內科專碩研究生王鴛鴛正在該科實習,隨老師查房時,認識了這個眼睛會說話的孩子。
“他太可憐了。” 提起這個孩子,王鴛鴛也不住地嘆氣。聽說朱豐因經濟困難提前出院,她主動聯系上麻城縣醫院的一位醫生,想安排朱豐到那里繼續做血液透析。
手術因溝通困難而取消
1月9日,朱豐的突然病情變化,在當地無法繼續透析,朱豐的姑姑連忙和李曉寧聯系,她馬上為孩子安排好床位。當天,朱豐就住了進來。
重見朱豐,李曉寧也暗自松了一口氣,這說明家人沒有放棄孩子。上次住院,她曾反復勸說家人為孩子做手術,但夫妻倆一直猶豫不決,隨后又提前出院。但醫護人員隨即發現新問題:溝通太難。
朱豐和爸爸都是聾啞人,媽媽是山里的農民,對話也十分不易。
1月12日準備做手術時,醫生沮喪地發現,朱豐看著涌進來的白大褂們,一臉戒備,不肯下床,一個勁地往媽媽懷里躲。第一次手術被迫取消。
6張漫畫打開患兒心門
為了這個特殊的病人,科室13日召開臨時會議。討論中,李曉寧靈機一動,本院李雁教授畫圖為病人解釋病情,朱豐不太識字,但應該能看懂圖畫吧。
這個辦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然而問題又來了,誰來畫畫?一直默不作聲的王鴛鴛舉手,又略帶猶豫:“讓我試試?”
王鴛鴛告訴記者,其實自己從沒有學過畫畫,就是平時愛好畫幾筆,有時會照著漫畫書臨摹一下而已。
當天下午,王鴛鴛就在醫生辦公室里畫出了四幅連環萌系漫畫,第一幅是打招呼,第二幅“告訴”朱豐是腎臟生病了,第三幅介紹手術,第四幅“說”,做完手術就能回學校了。
果然,朱豐一看到漫畫,就笑了起來。
1月15日上午,王鴛鴛又補畫了兩張漫畫,一張解釋手術過程,一張是術后注意事項。她拿著畫走進病房,朱豐一見,馬上拿起之前的畫,放到臉上笑著比出一個勝利的手勢。
9點半,醫生們又來接朱豐做手術。這一次,他沒有哭鬧。進入手術室,醫生給朱豐扎上止血帶后,血管鼓出,朱豐用手指反復劃拉,示意這是手術位置。這些都是王鴛鴛畫里的內容。
正如大家所期待的,這次手術很成功。王鴛鴛很興奮,但隨即又有些沮喪,這對于朱豐來說,只是萬里長征的一小步,他之后可能還要做腎移植、治療原發病(泌尿系統先天畸形)等等,這些需要很多錢。
李曉寧和王鴛鴛委托武漢晚報向社會尋求幫助,請幫幫可憐可愛的朱豐,助他將來可以繼續求學,有望生活自理甚至自立。